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 第122章 专利初立商道新规

第122章 专利初立商道新规(1 / 3)

大炮在校场上那惊天动地的轰鸣,其声浪虽已消散,但其带来的震撼与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以岳飞、陈凌风为的军方将领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岳飞连续数日都泡在格物院附属的武器试验场,围着那几尊尚显粗糙却威力惊人的“镇岳炮”

(叶凌云亲自命名)打转。

他不再是单纯的惊叹,而是以一名杰出将领的敏锐,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融入战术体系。

他与格物院的工匠们反复探讨射程、装填度、机动性、炮阵布置,甚至提出了“步炮协同”

的雏形概念。

陈凌风则更关注这种武器对士气的影响和对敌方心理的摧毁性打击。

熊大、熊强兄弟则成了最积极的“搬运工”

和“护卫”

,看向那些黝黑炮管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自豪——这将是他们守护王爷、守护岭南的最强利器!

然而,格物院带来的变革,远不止于战场。

它如同一个巨大的引擎,正悄然驱动着整个苍梧郡,乃至岭南的方方面面,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前进。

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街头巷尾日益增多的“自行车”

这种由两个轮子、一个三角车架、一套简易传动装置(目前用高强度弓弦替代链条)和手把组成的代步工具,一经格物院推出,便迅风靡。

相较于笨重的牛车马车,它轻便灵活;相较于步行,它省时省力。

无论是官吏赶赴衙门,商贩运送少量货物,还是学子往返学堂,甚至妇人出门采买,自行车都成了选。

在叶芷青庞大商业网络的推动下,“岭南自行车工坊”

迅建立,采用流水线作业(叶凌云提出的概念),虽然工艺尚显粗糙,但产量稳步提升。

批数百辆自行车投放市场,立刻被抢购一空。

叶芷青敏锐地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这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可能引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其市场潜力,难以估量!

这一日,格物院院长办公室内,气氛却与外面的喧嚣不同,带着一种沉静的思考与决策的庄重。

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入,照亮了室内简洁而实用的陈设:巨大的绘图板、摆满各种模型和零件的架子、以及一张宽大的红木会议桌。

叶凌云、叶芷青、沈梦溪三人围桌而坐。

桌上摆放着几份文件,最上面一份是《自行车设计图稿及工艺说明》。

叶芷青一身简约却不失华贵的常服,看着沈梦溪,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沈先生,这自行车,当真是利国利民的好明!

本宫在大街上试骑过一回,轻快便捷,乐趣无穷。

如今在苍梧郡推广开来,百姓交口称赞,商贾趋之若鹜。

格物院此功,非同小可!”

沈梦溪连忙欠身,态度恭敬却不卑不亢:“皇后娘娘谬赞了。

此物能成,实乃集思广益之功。

若非秦王殿下当初提出‘两轮代步’之构想,点明‘脚踏驱动’、‘链条传动’之关键,我等纵然有些巧思,也难成此器。

至于工艺……”

他拿起桌上一个用弓弦材料制成的传动部件,苦笑道:“殿下最初构想的‘链条’,结构精巧,环环相扣,传动效率更高。

奈何以目前之工艺,锻造细小而坚韧的链节,保证其精度与耐用,耗时耗力,成本高昂,难以量产。

不得已,才借鉴了强弓的制弦之法,用这特制的‘弦带’替代,虽不及链条,却也堪用。

此乃权宜之计,亦是格物院工艺尚需精进之明证。”

叶凌云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接口道:“先生不必过谦。

思路是方向,实现是能力。

能将思路转化为实物,并克服困难找到替代方案,这正是格物院的价值所在。

这‘弦带’传动,已是当下最优解。”

他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深邃:“不过,沈先生所言极是,工艺瓶颈,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车床、精密测量、标准化生产……这些基础中的基础,必须尽快突破。

否则,我们永远只能停留在目前这个阶段,难以触及真正的核心精妙。”

沈梦溪深以为然,郑重道:“殿下高瞻远瞩,老朽佩服。

格物院已成立‘精密器械攻关组’,由陈铁手牵头,王铁锤辅助,全力攻克车床制造与精密测量难题。

假以时日,必有突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铁马冰河肝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