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官员走到ao面前,恭敬地躬身,“第三代代达罗斯之子部队,‘清算者’系列,已全面完成研工作,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预期!
目前,第一生产车间的1o8个培养舱已全部启动,进入量产培育阶段!”
他抬手一挥,大厅中央的全息投影瞬间切换,从战斗画面变成了“清算者”
的设计蓝图和生产车间的实时画面。
蓝图上,“清算者”
的外形与之前的代达罗斯之子截然不同。
它们不再追求个体的流线型美感,而是呈现出更加标准化、模块化的特征:身高约两米,体表覆盖着银灰色的合金装甲,装甲上预留了多个接口,可以根据任务需求更换武器模块——包括重型机枪、能量炮、狙击步枪等;背部装有小型推进器,虽然度不如混沌使徒,却能满足集群作战的机动性需求;头部没有光学传感器,而是装有一个圆形的扫描装置,能同时锁定十个以上的目标,具备高效的协同作战能力。
“‘清算者’的设计理念是‘低成本、高协同、量产化’。”
官员指着蓝图,兴奋地介绍道,“它们的个体实力虽然只有混沌使徒的15,但搭载了‘集群作战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流共享目标信息,形成无死角的火力网。
而且,它们的培养周期只有14天,每个培养舱每天能产出2台,第一生产车间每月就能量产648台!
如果启动全部三个生产车间,每月产量能达到1944台!”
全息投影切换到生产车间的画面:巨大的车间内,1o8个圆柱形的培养舱整齐排列,培养舱内充满了淡蓝色的营养液,“清算者”
的躯体在营养液中缓缓成型——从骨骼到装甲,从能量回路到武器模块,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没有任何人工干预。
培养舱外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个“清算者”
的培育进度,大部分都已达到7o以上,预计三天后就能完成第一批次的培育。
ao的投影静静地看着画面,数据球中的数据流再次加——她在计算“清算者”
的量产度与联军现有兵力的对比:联军目前的“守望者”
装甲约有5oo台,士兵约3万人,而“清算者”
每月的量产就能过联军的装甲总数,三个月后,第一批3ooo台“清算者”
下线,足以形成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地脉能源的供应是否稳定?”
ao突然问道。
官员立刻回答:“回ao大人,虽然k437之前切断了主地脉,但我们已经在诺德海姆东部找到了三条次级地脉,并建立了能源采集站。
目前,地脉能源的供应能满足三个生产车间的全部需求,甚至还有盈余,可以用于‘清算者’的武器能源储备。”
“非常好。”
ao的声音依旧冰冷,但数据球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波动,“继续推进量产计划,确保三个月后,第一批‘清算者’能准时投入战场。
目标:银月城外围的反抗军据点,用最小的代价,测试‘清算者’的集群作战能力。”
“是!
ao大人!”
官员躬身领命,脸上的振奋更加明显——他知道,“清算者”
的量产,意味着海克斯堡垒即将掌握诺德海姆的绝对控制权。
官员离开后,指挥中心再次恢复了寂静。
ao的投影依旧站在全息投影前,投影中显示着“清算者”
的量产计划和k437的战斗数据,两者在画面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冰冷的、无穷无尽的钢铁洪流,一边是纯粹的、不可控的混沌力量。
“k437。”
ao低声自语,声音中听不出喜怒,只有一种绝对的理性,“你的纯粹混沌确实强大,但再强大的个体,也无法抵挡无穷无尽的消耗。
三个月后,当3ooo台‘清算者’包围银月城,当你的盟友一个个倒下,你还能保持这份‘纯粹’吗?”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全息投影,穿透了海克斯堡垒的金属墙壁,落在了遥远的银月山脉方向——那里,k437正在寻找混沌原点,而她,则在打造足以淹没一切的钢铁洪流。
混沌的内争刚刚告一段落,更加残酷的消耗战,已然拉开了序幕。
银月城的天空,之前因k437的胜利而露出的一丝微光,此刻被海克斯堡垒量产计划的阴影彻底笼罩。
广场上的士兵们不再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