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来看过,不是这样的!”
林伟突然明白了什么:“他不是在拖动家具他是在练习”
“练习什么?”
“练习怎么把它们搬上楼。”
当天,林伟不顾违约金,立即搬出了公寓。
他在附近找了家旅馆暂住,宁愿多花钱也要离开那个鬼地方。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住进旅馆的当晚,林伟再次被熟悉的声响吵醒。
刺啦——刺啦——
声音来自楼上房间。
他浑身冰凉,立即打电话给前台投诉。
“先生,您确定吗?”
前台小姐很疑惑,“您楼上是屋顶花园,没有客房啊。”
林伟不信,坚持要前台派人查看。
五分钟后,保安回电:楼上确实空无一人,但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地板上有几道新鲜的划痕,像是家具被拖动过。
林伟当即退房,连夜换了更远的酒店。
随后的日子,无论他搬到哪里,那声音都会在第三晚准时出现。
有时在楼上,有时在隔壁,甚至有一次,来自他自己的行李箱。
他快要崩溃了。
绝望中,林伟想起了张老爷子的女儿。
通过王大爷,他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
电话那头的女人听上去很疲惫。
听到父亲的事情,她沉默了许久。
“我爸爸他一生都在为别人活。”
她终于开口,“照顾我妈三十年,从没怨言。
妈妈死后,他就变了。”
她告诉林伟,母亲临终前唯一的遗憾是没能住上带阳台的房子——“楼上更亮堂”
,这是母亲的原话。
“爸爸承诺会带她上楼,但直到她死都没能实现。”
女儿哽咽了,“他死后,我整理遗物时现,他一直在存钱想换房子”
林伟恍然大悟。
那持续不断的拖动声,不是无意义的执念,而是一个未完成的承诺。
“我想,他是不是在练习”
林伟小心翼翼地问,“练习怎么把家具搬上楼,好兑现对你母亲的承诺?”
电话那头传来压抑的哭泣声。
第二天,林伟做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他回到清河公寓,租下了4o2室,就在3o2正上方。
搬家那天,他特意选在深夜。
当钟表指向两点,那熟悉的声音准时在楼下响起时,他轻声对着地板说:
“张爷爷,您不用再搬了。
我帮您和奶奶上楼了。”
声音戛然而止。
从此,刺啦声再也没有出现过。
林伟在4o2室住满了租期。
偶尔,他会在阳台上感受到一阵温柔的微风,闻到淡淡的花香——张奶奶生前最爱养花。
退租那天,他在信箱里现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工整的毛笔字:
“谢谢。
我们很好。”
林伟微微一笑,把纸条小心收好。
他知道,有些执念源于最深沉的爱。
而有些恐怖故事,背后藏着的,是最温柔的心。
如今林伟有了新工作和新公寓,但他永远记得那个夏天的教训:在害怕之前,先试着理解。
因为即使是最高怪的现象,也可能始于一个未尽的承诺。
而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地方,一对老夫妻终于住进了带阳台的房子,每天一起看日出日落,再也不用在深夜里独自拖动沉重的家具。
因为爱,从来都是最强大的力量,足以跨越生死的界限,完成未尽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