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凄美而坚定。
渐渐地,其他住户也聚集到15楼。
刘伯拿着他的二胡,王姐带着她的口琴,就连她六岁的女儿也握着一个玩具铃鼓。
在这个被遗弃的空间里,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即将开始。
晚上九点,王总带着打手闯入大楼。
当他们走到15楼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走廊里,房间里,甚至楼梯间,都站满了人。
不只是楼里的住户,还有闻讯赶来的原业主、周边居民、甚至媒体记者。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聆听阿杰的音乐会。
"
这是什么情况?"
王总愕然。
一个记者走上前:"
王总是吗?我们接到爆料,说贵公司打算暴力驱逐这些无家可归者?"
"
胡说八道!
这是私人财产!
"
"
但根据我国法律,烂尾楼的处理必须优先保障购房者权益"
另一名记者开始提问。
在闪光灯的包围下,王总狼狈不堪。
而阿杰的琴声始终未停,像是在为这场对峙配乐。
第二天,"
烂尾楼里的音乐会"
登上了本地新闻头条。
阿杰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舆论一边倒地支持这些特殊的"
住户"
。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位看到报道的企业家联系了陈伟,表示愿意出资接手这个项目,条件是必须妥善安置所有现有住户和原业主。
事情出现了转机。
然而,就在谈判进行期间,一场意外生了。
那是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伟接到阿杰的电话:"
陈哥,你能来一下吗?刘伯烧了,很严重。
"
陈伟立即驱车前往。
暴雨如注,烂尾楼在闪电中时隐时现,宛如鬼魅。
他背着医药和食物,艰难地爬上15楼。
刘伯躺在简易床上,额头滚烫,呼吸急促。
"
必须送医院!
"
陈伟当机立断。
然而,在下楼的过程中,意外生了。
一段松动的脚手架在狂风中倒塌,阻塞了楼梯通道。
"
走电梯井!
"
阿杰喊道。
未完工的电梯井黑洞洞的,只有临时搭建的施工梯。
陈伟背着刘伯,小心翼翼地向下移动。
就在他们到达1o楼时,刘伯突然一阵抽搐,从陈伟背上滑落。
千钧一之际,阿杰扔下小提琴,扑过去抓住了刘伯的手。
老人得救了,阿杰却因为惯性跌出了平台。
"
阿杰!
"
陈伟嘶吼着。
幸运的是,阿杰落在了一堆软质建材上,保住了性命,但双腿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
在医院里,陈伟见到了匆匆赶来的阿杰的母亲。
那是个饱经风霜的农村妇女,握着儿子的手泣不成声。
"
傻孩子,为什么不回家?妈从来不在乎你能不能赚钱,只在乎你过得好不好啊!
"
阿杰虚弱地笑着:"
妈,我完成了。
那《未完成的交响曲》"
原来,在坠落的瞬间,阿杰终于为他的交响曲找到了终章。
阿杰的故事引起了更大的社会关注。
在那位企业家的资助下,他接受了最好的治疗,并得以继续他的音乐创作。
而"
明珠豪苑"
项目也终于迎来了转机——新的接盘方承诺保障所有原业主权益,并为楼内住户提供了过渡性住房。
三个月后,项目正式复工。
在奠基仪式上,阿杰坐着轮椅,演奏了他最终完成的《重生交响曲》。
陈伟依然从事房产中介工作,但他不再只是为了赚钱。
他开始专门接手烂尾楼盘的销售,努力在开商和业主之间寻找平衡点。
有时深夜,他还会驾车经过那栋重获新生的"
明珠豪苑"
。
看着楼内逐渐亮起的灯火,他总会想起阿杰说过的话:
"
每一个未完成的梦想,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被遗弃的角落,都可能孕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