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的闭馆音乐是那听了无数遍的《回家》,悠扬的萨克斯风此刻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却带着一丝催促的意味。
管理员沈悦站在服务台后,看着最后几个读者匆匆还书、离开,厚重的玻璃门在她身后缓缓合拢,出沉闷的“咔哒”
一声,将外面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她轻轻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脖颈。
白天的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充满了翻书声、低语声和脚步声;而夜晚的图书馆,则像一头沉入睡眠的巨兽,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寂静和空气中漂浮的、陈年纸张与油墨混合的独特气味。
她需要完成闭馆后的例行巡查,确认所有区域无人滞留,设备关闭。
主阅览区最先检查完毕,桌椅整齐,灯已熄灭,只有紧急出口的绿色指示牌散着幽光。
接着是报刊区和电子阅览区,一切正常。
最后,她走向位于图书馆最深处的、也是面积最大的区域——闭架书库。
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比外面更沉滞一些,温度也明显低了几度。
高大的铁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一排排紧密地排列着,顶端几乎没入天花板的阴影里。
书架上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各种颜色、各种尺寸的书籍,许多书脊已经泛黄脆,散着浓郁的旧纸和灰尘的气息。
灯光是那种老式的、带网格罩的日光灯管,光线不算明亮,勉强驱散着书架之间通道的幽深黑暗。
沈悦对这里很熟悉。
她在这家图书馆工作了五年,闭架书库的排架规则、哪些书架放着哪些类别的书,她闭着眼睛都能摸个大概。
这里存放的多是些流通率不高的专业书籍、古籍复本以及一些年代久远的报刊合订本,平时除了偶尔有研究人员持介绍信进来查阅,很少有读者踏入。
她拧亮了大号手电,光柱像一柄利剑,刺入书架间的通道。
脚步声在空旷静谧的书库里被放大,带着回音。
她沿着固定的巡查路线走着,手电光扫过一排排书架,确认没有异常。
一切如常。
书籍安静地矗立着,像沉睡的士兵。
就在她巡查到倒数第三排,靠近书库最里侧墙壁的那排书架时,她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目光扫过书架上的书籍,一种极其微弱的……违和感,掠过心头。
这排书架,主要是存放k类(历史、地理)书籍的。
她记得很清楚,昨天闭馆前她整理过这一排,最外面几格应该是k2(中国史)相关的通史和断代史。
但现在……最外面那几格的书,似乎……变了?
她停下脚步,用手电光仔细照过去。
没错,变了。
原本应该放着《中国通史简编》、《二十四史导读》的位置,现在塞着的却是几本厚厚的、书脊颜色深暗的《地方志编纂考略》、《民俗禁忌汇编》,甚至还有一本她从未见过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的黑色硬壳笔记?
是谁动过这排书架?白天有读者进来过?不可能,闭架书库需要专门登记并由管理员陪同才能进入。
是其他管理员整理时放错了?
沈悦皱起眉头,出于职业习惯,她走上前,想将那几本明显不属于这里的书抽出来,放回正确的位置。
然而,当她伸手去抽那本《地方志编纂考略》时,书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异常牢固。
她用了点力气,才勉强将其抽出一半。
借着灯光,她看到这本书旁边的缝隙里,似乎塞着什么东西,阻碍了书籍的移动。
是别的书角卡住了?她尝试移动旁边的书。
就在这时——
“咔。”
一声极其轻微、却清晰得可怕的声响,从她头顶上方传来。
像是……木质或金属结构,因为受力而出的、极其细微的摩擦或位移声?
沈悦猛地抬起头,手电光向上扫去。
头顶是高大的书架顶端和昏暗的天花板,什么都没有。
是错觉吗?还是这老旧的铁质书架年久失修,自己出的声音?
她心里那点异样感更强了。
她放弃了整理,将抽出一半的书小心地推了回去,决定明天白天再和其他同事确认一下。
她加快脚步,完成了剩下的巡查,然后迅离开了闭架书库,反锁了厚重的防火门。
回到一楼的服务台,她坐在椅子上,心跳才渐渐平复下来。
也许真是自己太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