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寧吃东西的动作不停,但也不耽误说话。
“西凉的皇帝,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些年,一直都是蠢蠢欲动。要是真的能心甘情愿地把城池奉上,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见楚淮序眉头紧锁,似乎十分的忧虑,虞幼寧对著他灿烂一笑,“阿序不用担心,这些年,大雍风调雨顺,粮食年年都是丰收,是兵强马壮。就算真的打起来,咱们也不害怕他们。他们要是真的主动出兵,咱们倒是能名正言顺地將其打下来。”
三国並存,很多事情,就不是心中怎么想就能怎么做了。
需要考虑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真的想將西凉拿下来,还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
西凉越是过分,大雍就越容易有这个理由。
楚淮序点头,面上也多了几分笑意,“幼寧说得对,且看看西凉究竟想要如何吧!”
从大雍京城往西凉的坞城送信,即便是快马加鞭,一来一回,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说起来慢,其实还是挺快的。
转眼一个月已经过去,夏天也已经结束。
入秋之后,隔三岔五的,总是要下一场雨。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明显地凉了。
皇帝原本还不觉得凉,但等看到西送来的信之后,心就彻底的凉了。
西凉皇帝病重!
现在躺在床上,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的儿子们,现在都在上躥下跳地爭夺皇位。
但是按理来说,西凉皇帝並没有废除拓跋若梨皇太女的身份,最应该继承皇位的人,应该是拓跋若梨才对!
现在西凉的朝堂上,已经有了支持拓跋若梨继位的声音。
原本那些皇子,还都以拓跋若梨不知所踪为由,想要搪塞过去。
但是偏偏这个时候,大雍送了消息过去,拓跋若梨找到了。
这对那些皇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拓跋若梨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找到了!
还落在了大雍皇帝的手中。
若是大雍皇帝支持拓跋若梨,那皇位说不定最后还真的有可能会落在拓跋若梨的手中。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几位皇子商量了一下,一致停止了內投,决定先对付拓跋若梨。
他们送来的信,內容十分的简短。
大姨就是说,只要大雍將拓跋若梨送往凉城,他们会派人去接。
到时候,他们接到拓跋若梨,就会將城池的印信奉上。
城池的印信原本就该拱手相让,现在却成了交易。
还是大雍不得不答应的交易。
皇帝不仅心凉了,心中还是万分的恼怒。
西凉皇帝生龙活虎的时候,尚且不敢这样强横。
现在西凉皇帝都要死了,他那几个还没登基的儿子,倒是比西凉皇帝更加的强横。
倒是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
皇帝一个人在御书房里坐了许久,才让人宣文首辅和温老元帅进宫议事。
身为太子的楚淮序,自然也被宣召了过去。
四个人在御书房中商量了许久,才终於確定了究竟要怎么应对。
拓跋若梨肯定是要送过去的。
这样的人,不能留在京城,名不正也言不顺。
但是送到凉城之后,拓跋若梨到底能不能活著回到西凉,那可就不一定了!
现在,想让拓跋若梨死的,绝对不仅仅是他们。
那几个皇子,肯定也巴不得拓跋若梨立即去去。
只有拓跋若梨死了,皇位才能名正言顺地落到他们这些人的手中。
到底谁能抢到,那就是之后再考虑的事情了。
护送拓跋若梨去凉城的人,在经过一番商討之后,最后確定为了霍云安。
他的能力有目共睹,且数次在京城和凉城之间来回,路上的情况也最为熟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和西凉有所衝突。
霍云安这个时候,应该守在凉城,而不是待在京城。
至於萧暮雨那边,这一个月来,已经招到了很多懂机关术的人。
那些人经过萧暮雨的考核之后,现在已经各司其职,开始配合萧暮雨一起研究机关鸟了。
霍云安本就不懂机关术,留下来也就是打打下手,意义並不大,甚至是一种浪费。
几人商量好之后,皇帝就立即下了旨意。
霍云安领旨的时候,人虽然有些懵,但是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就跪下来接旨了。
直到传旨的人走后,霍云安这才拿著圣旨起身,眼神复杂地看向了萧暮雨。
“暮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