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
她的妆容精致却不张扬,眉毛细细弯弯,口红是淡淡的豆沙色,衬得她皮肤雪白,虽然已经四十多岁,却依旧优雅动人,眼角的细纹里都透着岁月的温柔。
造型师帮她整理了一下旗袍的下摆,她对着镜子最后确认了一遍耳返的位置,然后拿起放在桌上的手帕,轻轻擦了擦手指,动作优雅得像旧时光里的大家闺秀。
她迈开脚步走出休息室,走廊里的工作人员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对着她鞠躬问好:“霞姐好!”
“霞姐加油!”
。
她一边走一边微笑着点头,步伐从容又优雅,旗袍的下摆随着她的脚步轻轻摆动,像一朵盛开的红梅。
路过苏暖曦的休息室时,门刚好开着一条缝,她看到里面的苏暖曦正对着屏幕里的自己微笑,便对着门缝里的方向轻轻挥了挥手,才继续朝舞台入口走去。
舞台入口处,工作人员已经把站立式麦克风调整到合适的高度,麦克风上还系着一条酒红色的丝带,和她的旗袍相得益彰。
李莫霞走到麦克风前,轻轻握住话筒杆,对着乐池的方向比了个“ok”
的手势。
下一秒,全场的灯光缓缓熄灭,这次的暗场里没有心跳声,取而代之的是一段轻柔的古筝前奏,像流水一样缓缓流淌,舞台上方的led屏开始播放水墨画——
远山、流水、红梅,古色古香,瞬间把观众带入了江南的烟雨里。
“噔噔噔——”
李莫霞的脚步声在暗场里响起,优雅又缓慢,从入口处走向舞台中央。
当她站定在麦克风前时,一束暖黄色的聚光灯落下,精准地照亮了她的身影——
酒红色的旗袍在暖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她微微侧着身,一手轻轻放在腰间,一手握住话筒杆,姿态优雅得像一幅古典画。
“老师们,好久不见。”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温柔又醇厚,像陈年的老酒,带着岁月的沉淀,却又不失清亮。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欢呼声,她笑着抬手压了压,继续说道:“今天给大家带来一老歌,《红豆谣》,希望大家能喜欢。”
乐池里的古筝声渐渐加快,紧接着,二胡的旋律加入,悠扬又婉转,正是《红豆谣》的前奏。
李莫霞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红豆生南国,春来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她的声音温柔又细腻,没有过多的技巧,却带着满满的情感,每个字都像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
不同于宋颖颖的爆力,也不同于赵天翔的乐器演绎,她的歌声里满是岁月的温柔,像一位老朋友在耳边低语。
“哇!
是《红豆谣》!
我妈妈的最爱!”
台下有人忍不住小声感叹,眼睛里满是怀念。
镜头扫过观众席,不少中年观众已经跟着轻轻哼唱,有人拿出手机,对着舞台拍照,想把这温柔的瞬间记录下来;
还有人靠在同伴的肩上,脸上露出回忆的笑容。
弹幕区里,金色的文字慢慢飘过:“听哭了!
这是我小时候听妈妈唱的歌!”
“霞姐的声音一点都没变!
还是这么温柔!”
“不愧是歌后!
情感太细腻了!”
“这才是经典!
永远不会过时!”
。
舞台上的李莫霞越来越投入,她的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晃动,一手握住话筒杆,一手偶尔抬起,做出轻柔的手势,像在描绘歌里的画面。
led屏上的水墨画也跟着变化——从红豆树到江南水乡,再到月下的思念,画面与歌曲的旋律完美搭配,让整个舞台充满了古典的韵味。
乐池里的乐队也格外默契,古筝和二胡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没有抢过她的歌声,反而像一层柔软的背景,把她的声音衬托得更动人。
唱到副歌部分“相思红豆生,岁岁盼君归”
时,李莫霞的声音微微拔高,却依旧保持着温柔,没有一丝尖锐,反而像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