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被更多相似的留言淹没——
“在外打工三年,每次打电话都跟爸妈说‘我很好’,其实有时候真的很想家,听到这歌突然忍不住了。”
“高三党在学校住宿,刚才跟同桌说‘等会儿要给我妈打个电话’,他居然跟我说‘我也是’,暖曦的歌也太戳人了吧!”
“爷爷去年走了,他以前总说‘等你考上大学,就带你去看月亮’,现在听到‘借这月光’,突然好想跟他说说话。”
弹幕里的文字渐渐从兴奋变成了温柔的倾诉,有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人互相安慰,原本热闹的评论区,突然多了几分人情味。
舞台上的苏暖曦还在继续唱,当唱到“到了就借这月光,再与你对望”
时,她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越过台下的观众,仿佛在望着某个遥远的方向。
追光灯在她身后打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与屏幕上的月光交叠在一起,画面温柔得让人心疼。
林阳站在后台的阴影里,手里握着手机,屏幕上是苏暖曦的直播画面。
他看着她站在舞台中央的样子,听着她清透的嗓音裹着旋律飘过来,突然想起第一次给她唱这歌的场景——
那是在国风娱乐的录音棚里,听到“借这月光”
那句时,她突然说“这歌好像能让人想起最想念的人”
。
现在看来,她真的把这种感觉唱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谁懂我朝思暮想,皎洁的月光”
,苏暖曦的声音轻轻上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却又藏着满满的期待。
台下有个男生悄悄举起手机,拨通了女朋友的电话——他们是异地恋,女朋友今晚要加班,没能来现场,他想让她听听苏暖曦的歌。
电话接通的瞬间,男生把手机举到耳边,轻声说:“你听,是《借月》,暖曦正在唱,我想你了。”
电话那头传来女生惊喜的声音,男生看着舞台上的苏暖曦,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
演播厅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只剩下一束追光灯落在苏暖曦身上。
她的声音慢慢变轻,却更加清晰:“就让这月光,把你的回程路照亮,有太多的话,只想与你讲。”
最后一个“讲”
字落下时,钢琴声轻轻收尾,余音绕着演播厅转了一圈,才缓缓消散。
苏暖曦站在原地,微微欠身鞠躬,白色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像月光下的涟漪。
几秒钟的安静后,演播厅里的掌声和欢呼声再次爆,比之前更热烈。
有人用力拍着手,手掌都红了;
有人站起来大喊“苏暖曦再来一”
;
还有人举着灯牌左右摇晃,灯牌上的名字在黑暗里格外醒目。
弹幕更是被“好听哭了”
“循环一百遍”
“暖曦太棒了”
刷屏,甚至有粉丝开始在评论区里求《借月》的音源链接,盼着能早点下载到手机里。
苏暖曦直起身,对着台下的观众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她想再说点什么,可喉咙里却有点紧——
她没想到,自己能把这歌的情感传递得这么好,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能从歌里找到自己的故事。
她对着观众挥了挥手,转身慢慢走下舞台,白色裙摆划过台阶,像一片羽毛轻轻落下。
走到后台时,林阳立刻迎上来,声音里满是骄傲:“唱得太好了,比彩排时还要好。”
苏暖曦接过毛巾,轻轻擦了擦额角的薄汗,抬头看他,眼睛亮晶晶的:“真的吗?我刚才还怕自己唱错了,尤其是最后那句,我差点没控制住情绪。”
“没有错,情绪刚好。”
林阳笑着摇头,伸手替她挡开旁边匆匆走过的工作人员,“台下的观众都听进去了,弹幕里全是夸你的。
还有人说听完想给家人打电话呢。”
苏暖曦听到这话,心里突然暖暖的,她靠在走廊的墙壁上,闭上眼睛回想刚才在舞台上的画面——
追光灯的温度、观众的欢呼声、风拂过裙摆的感觉,还有《借月》里的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刻在了心里。
走廊尽头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苏暖曦握了握拳,说:“加油,我在台下听你唱。”
林阳回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她眼底的笑意上,轻声说:“等我唱完,我们就一起合唱。”
看着林阳转身走向舞台侧方的背影,苏暖曦靠在墙壁上,嘴角忍不住上扬。
她掏出手机,点开直播界面,弹幕里还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