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主任分别坐在他两侧。
等林阳和秦岚坐下后,周台长才拿起桌上的策划案,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了敲:“秦岚啊,这份《奔跑吧》的策划案我昨天看了,题材很新颖,立意也不错——”
“让嘉宾走进不同城市,通过任务传递城市文化,这个方向很好,整体的可行性也高。
今天叫你们来,就是想听听你们详细说说,看看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好的,周台长。”
秦岚连忙应声,侧身指了指身边的林阳,
“这份策划案的核心思路,都是林阳做的。
他是我们编剧部刚转正的新人,这次能拿出这么完整的方案,确实很不容易。”
这话一出,周台长和王主任的目光同时落在了林阳身上。
王主任眼神里带着几分惊讶:“哦?是新人做的?我还以为是有经验的老编剧写的,没想到这么年轻。”
周台长也点了点头,笑着说:“年轻人有想法,不错不错。”
林阳被三位领导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
就在这时,周台长开口了,语气带着几分鼓励:“小伙子,不用紧张。
你的策划案我看了,写得很好,有想法,有细节。
接下来,就由你给我们介绍下具体的内容吧。”
秦岚也在一旁轻声提醒:“林阳,别慌,把你准备的都说出来就行。”
林阳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双手放在桌沿,目光扫过三位领导,声音清晰而稳定:“谢谢三位领导。
接下来,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奔跑吧》的策划思路。”
“先是嘉宾配置,我们计划设置七位固定嘉宾,六男一女,其中包括两位国民度高的前辈艺人、两位流量艺人、两位喜剧演员,还有一位运动型艺人,这样的配置既能保证节目热度,又能兼顾搞笑效果和任务完成度。”
他顿了顿,看到三位领导没有异议,继续说道:“其次是节目内容,我们计划让嘉宾前往全国不同的城市录制,比如古城、杭城、川市这些有特色的城市。”
“每到一个城市,我们会结合当地的文化设计任务——比如在古城,让嘉宾通过解谜找到兵马俑的‘隐藏线索’,了解秦文化;”
“在杭城,让嘉宾参与采茶、制茶比赛,感受茶文化。
任务设置会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避免单一化。”
“另外,我们还计划每期邀请1-2位飞行嘉宾,和固定嘉宾组队完成任务,飞行嘉宾的选择会结合当期城市的特色,或者根据当下的热点话题邀请,增加节目的新鲜感和话题度。”
“那我问一下。”
林阳话音刚落,王主任就开口了,他放下手里的保温杯,语气认真,
“不同城市的任务设计,需要和当地的文旅部门对接吧?这部分的成本和时间怎么控制?还有,飞行嘉宾的邀请费用,有没有初步的预算?”
这个问题林阳早就考虑过,他立刻回答:“王主任,关于和文旅部门的对接,我们计划提前一个月和目标城市的文旅局沟通,争取获得官方支持,这样既能降低场地租赁、道具制作的成本,还能借助当地的宣传渠道推广节目,实现双赢。”
“至于飞行嘉宾的预算,我们初步计划每期控制在5o-8o万之间,优先邀请有话题度但报价合理的艺人,避免支。”
王主任点点头,没有再追问。
这时,徐部长又问:“节目播出后的受众定位是什么?如果遇到嘉宾配合度不高,或者任务设计出现漏洞的情况,有应对方案吗?”
“受众定位主要是15-45岁的观众,兼顾家庭群体和年轻群体。”
林阳回答得条理清晰,
“关于应对方案,我们会在录制前和嘉宾进行充分沟通,明确任务规则和节目风格,避免出现配合问题;”
“同时,我们会准备2-3套备用任务方案,如果现场出现突情况,能及时调整。”
“另外,我们还计划在节目播出后,通过社交媒体收集观众反馈,根据反馈优化后续的任务设计。”
徐部长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露出满意的神色:“考虑得很周全,这些细节都想到了,看来你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周台长一直没说话,只是认真地听着,偶尔在策划案上做些标记。
等林阳回答完所有问题,他才放下笔,看向秦岚和林阳,语气肯定:“林阳刚才说的这些细节,很具体,也很可行。
这个策划案从嘉宾配置到内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