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刹那灿烂 > 第一百四十一章 议事一

第一百四十一章 议事一(3 / 4)

卖要是成了,这获利就真是难以想象。

难怪葛自澹会这么郑重其事的这么说,还旁敲侧击的迂回来去的说,不过他要不这样的话,自己也只视为等闲了。

杨彦之欣喜,自然盼着葛自澹继续说下去,耳中却听得真切。

“刚才说到的是大有可为。

当然了,这大利当头,自然会有大风险,除了人祸那些不提,还有就是生意本身。

你是积年做生意的,自然有你一套的生意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一旦比原来的货多了有十倍,甚至更多,只你想要销出去的话,那难度就不是一般了。

你得有那么些人来把你的货尽量销完,否则积压在手里,贮存、保管和变质这些事不理,还要占用你不少的本金,自然也会影响你的资金周转和下一次的交易,一回两回的或还可以承受,只是不可持久。

那日后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所以我想到的就是我们要分清主次。

在分清主次的同时,再把各个生意经营好。

这里就和你说说我的生意经,班门弄斧的,杨兄也别见怪。”

“贤弟说的我茅塞顿开。

你所言及之事我虽有所想,可是都想的浅显的很,却是从未这么去想过,而且那么浅显的道理,我居然对此会视而不见,真是惭愧的很。

贤弟提醒很是,我自然是只有听的份,哪里还会有什么意见?另外你说这生意场上的主次之说也让我分外感到惭愧,以前多是什么来钱就做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不成章法,只不过挣些小钱罢了。

刚刚听你这主次一说,我心里透亮了,虽说还没有抓住其中的关窍,但隐约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了。”

“杨兄不用这么客气,这只是你惯常做陆地上的生意,从没往这海上起意过罢了。

早先在西洋的时候,我曾经起意过他们的那种公司形式做生意的惯常做法,归国后也对葛家那些做生意的做法都做了些了解,我不知道你们和葛家做生意上有没有什么差别,另外对西洋那些所谓的公司,你又了解多少?”

“杨家和国内大部分合伙生意人都一样,自己吃不下来的生意,或者是钱不够,又或是营生上差不多时,找别人一起合作,大家共同财。

各家按比例出资,主家来操持,事后各家按当初约定的比例分红,主家通盘,各家要么是只参加几个盘口,或者不参与盘口,只拿年终的干股分红。

就是弄个契约来,约定些事,大家同意后,摁上手印,各自留存,这事就算成了。

至于国外的那些说是公司,说实在话,不大清楚,而且打过交道的往往都不大,大一些没交道。

小的那些还多是国内人为了时髦,起的这名,多也是弄个契约,几个人一起出资,主家负责买卖这些。”

“嗯,你说的不差,国内外在这方面的行事上,其实本质上差别是很小的,但细微处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也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才反应出这生意本质上的不同来,这点不同就是根本上的不同。

这里说的就是这个契约,两种契约的差别非常的大。

国内的契约一般都简单的很,只是约定出多少钱,做的是什么事,谁来做,事后怎么分红,而且往往多是一锤子买卖,这一单完了,下回接着再重新来,主要靠大东家的信誉来维系。

这个契约在顺风顺水、没有问题的时候,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但一旦出现些问题,主要能靠的就只是大东家的信誉来担保了,大东家信誉好,自己受损失把窟窿给别人补上,信誉不好,干脆卷了东西跑路,官家都不大理这种事。

这明显都是要不得的,生意按说也不该这么来做,这要的是生意只能稳赚不赔,只世上哪有这般好事?所以说大家在这契约里各方利益得失并不对等,尤其是对大东家并不总是有利的,而西洋方面在契约上在这点上就有相当的可取之处了。

当然了,因为大东家在整个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他能享受到更大的利益或是承受最大的损失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我们的契约只说了一个大方向而不具体,其他出资的人只看最后的分成,不说亏了,就是赚得少也不行,这样的话,那种合作并不长久。

西洋的则不然,它把你在生意中的大部分方面说的很详细,也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把双方当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同时把双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大东家不能损公肥私的同时,又不会在在公司利益受损的时候,成了只有自身吃亏的失败者。

当然了大东家要对合作伙伴的利益负责是一定的,这也是大家合作的基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被废三年后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