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悲哀。”
“毕竟是您的亲生骨肉。”萧疏隐理解地说道,“血浓于水的亲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是啊,血浓于水。”宁老太太苦笑,“可是我的这个好儿子,为了权力连这点血亲之情都不要了。”
沈隽意也走了过来,恭敬地向宁老太太行礼:“太后娘娘,外面已经安排妥当。谢家的军队大概再有两个时辰就能到达京城,到时候就能彻底稳定局面了。”
“很好。”宁老太太点头,“沈隽意,这次多亏了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恐怕是死了。”
“太后娘娘言重了。”沈隽意谦逊地说道,“臣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这一切都是太后娘娘运筹帷幄的结果,臣不过是执行者而已。”
“你太谦虚了。”宁老太太看了看沈隽意,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我知道,如果没有你的机智和勇气,这个计划不可能成功。”
说到姜映梨,沈隽意心中一暖:“太后娘娘,内子确实帮了很大的忙。如果没有她的救助,您也不可能活到今天。”
“我当然不会忘记她的恩情。”宁老太太认真地说道,“等事情完全稳定下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她。”
这时,谢知刚匆匆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太后娘娘,好消息!宫中的禁军统领李将军已经表态支持太后,愿意维护宫中的秩序。”
“李将军?”宁老太太想了想,“是李忠的儿子李勇吗?”
“正是。”谢知刚点头,“李将军说,他早就怀疑宫中的太后不是真的,现在见到真正的太后,自然要尽忠职守。”
“李家世代忠良,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宁老太太欣慰地说道,“有了禁军的支持,宫中就能保持稳定了。”
“不仅如此,”谢知刚继续汇报,“还有几个重要大臣也已经得到消息,他们都表示支持太后的决定。特别是户部尚书王大人和兵部侍郎张大人,他们都说愿意为太后效力。”
“很好。”宁老太太满意地点头,“都是真正的忠臣良将。”
萧疏隐在一旁思考着什么,然后开口道:“太后娘娘,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稳定朝局。臣建议,明天一早就召集文武百官,正式宣布皇帝的死讯,然后立即进行新帝的登基仪式。”
“你说得对。”宁老太太赞同,“夜长梦多,越快稳定局面越好。那么六皇子那边,安排得如何了?”
“六皇子现在很安全,有可靠的人在保护着。”谢知刚回答,“而且他年纪虽小,但很聪明,知道现在的情况很特殊,表现得很配合。”
“那就好。”宁老太太松了一口气,“我会亲自教导他,让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帝王之道。绝不能让他重蹈他父亲的覆辙。”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震动着整个京都的大地。众人都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远方的夜空中出现了无数火把的光芒,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
“是父亲的军队到了!”谢知刚兴奋地说道,“八万大军,足以震慑一切宵小!”
“谢景洲果然是个守信的人。”宁老太太赞赏地说道,“我没有看错他。有了这支军队的支持,任何想要作乱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马蹄声越来越近,很快就能听到军队行进的号令声。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即使在夜间行军,依然保持着严整的队形和良好的纪律。
“传令下去,打开城门,迎接谢家军入城。”宁老太太下令,“让他们在城外驻扎,不要惊扰百姓。”
“是!”谢知刚立即去传达命令。
沈隽意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短短几个时辰内,整个朝廷的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昏君倒台了,一个明主即将登基,而他自己也从一个被怀疑的臣子变成了功臣。
“沈隽意,”宁老太太突然叫住了他,“我有件事要问你。”
“太后娘娘请说。”沈隽意恭敬地回答。
“你觉得,我这样做对吗?”宁老太太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沈隽意沉思了一下,然后认真地回答:“太后娘娘,臣认为您做得很对。一个君主,如果连基本的仁义都没有,如果为了权力可以杀害生母、勾结外敌,那他就不配坐在龙椅上。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的未来。”
“是啊,为了天下苍生。”宁老太太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重新燃起了坚定的光芒,“我不能让一个昏君继续祸害这个国家,不能让无辜的百姓继续受苦。”
这时,萧疏隐也走了过来:“太后娘娘,宫中的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那些秋太后的党羽都已经被控制起来,等待进一步的处置。”
“秋太后呢?”宁老太太问道。
“已经被软禁起来了。”萧疏隐回答,“她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皇帝的死讯,正在她的宫中哭天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