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总晃着她笑起来时弯成月牙的眼睛,连嘴角都忍不住往上翘。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汪桐就拽着松泉往外走,嘴上说着“宗里这么大,正好逛逛”
,眼底却藏着几分急切他哪是想游览,分明是还惦记着找法海的踪迹。
两人顺着石板路往前走,路过前院的空地时,只见一群武僧正在练拳。
僧人们赤着上身,肌肉线条紧实,拳脚带风,每一拳砸在地上都震得石板轻颤,呼喝声整齐响亮,看得松泉眼睛都直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万佛禅宗的主殿。
殿门大开,里面香烟袅袅。
汪桐拉着松泉走进去,取了两炷香,点燃后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炉里,又对着殿中庞大的佛祖雕像拜了拜。
那佛祖金身足有三丈高,双目微眯,神情悲悯,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心事,看得人心里莫名一静。
“两位施主倒是来得早。”
一道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汪桐回头一看,正是昨日见过的慧能长老手里捻着佛珠,脸上带着浅笑。
汪桐连忙拱手:“长老早!
昨日逛得累了,今日不想再往外跑,就想在宗内好好看看,沾沾佛门灵气。”
慧能笑着点头:“也好,宗内有些地方偏僻,施主们初来乍到怕是找不着路,我带你们逛一逛吧。
只是宗内有几处禅院是弟子清修之地,还有藏经阁这类禁地,不便外人进入,免得打扰了清净。”
汪桐应道:“多谢长老!
有您带路,我们省了不少麻烦,绝不会乱闯禁地。”
松泉也跟着点头回应。
慧能长老引着汪桐和松泉在万佛禅宗内慢慢逛着,转过一道月亮门,眼前忽然铺开一片雅致的花园。
园中央立着一棵参天菩提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得要几人合抱才能围住,细碎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施主请看,”
慧能抬手示意,语气带着几分肃穆,“这棵菩提树已有三千年树龄,当年佛祖便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汪施主若有心,日后也可在此树下静坐片刻,或许能悟得几分禅意。”
汪桐目光在菩提树上扫过,心思却早飘到了别处,只随口应着:“好好好,多谢长老指点。”
松泉倒看得认真,伸手碰了碰垂落的枝叶,指尖能感受到叶片上流转的微弱灵气。
接着,慧能又带他们去了罗汉堂。
堂内供奉着十八座罗汉雕像,皆是玉石雕琢而成,高逾丈许,神态各异。
慧能一边走,一边细细讲解着每尊罗汉的来历与典故,声音温和,条理清晰。
可汪桐半点没听进去,目光像探照灯似的在堂内扫来扫去,眼角余光忽然瞥见角落。
一个僧人正撑着扫把扫地,左腿是截黝黑的木杖,空荡荡的右袖管绑在腰间,动作虽慢,却扫得格外仔细,正是昨天那个独臂独腿的僧人!
汪桐心头一紧,面上却装作疑惑,指着那僧人问道:“慧能长老,那位长老怎么会这般模样?”
慧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语气也沉了几分:“那是我的师兄。”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惋惜,“早年他也是宗门里数一数二的奇才,本有大好前程,谁知外出历练,遇上两只妖兽缠斗。
妖兽自爆却也落得个肢体残缺的下场。
后来他心灰意冷,便守着这罗汉堂,平日里扫扫地,抄抄经,再不过问外事了。”
汪桐听完心里瞬间笃定果然是他!
面上却故意皱起眉,露出惋惜的神色:“实在太可惜了!
这般人物,竟落得如此境地,真是天不遂人愿。”
慧能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不说这些了,咱们去别的地方逛逛吧。”
说着,便引着两人出了罗汉堂,又逛了藏经阁外的碑林、后山的禅房,一路走走停停。
直到日头升到中天,才笑着说:“时候不早了,贫僧带二位去斋堂吃碗素面,尝尝咱们宗里的手艺。”
汪桐点点头,目光却忍不住回头望了眼罗汉堂的方向法海既在这儿,总有机会再找他细说,眼下先稳住,别露了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