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 第1341章 守将陈作

第1341章 守将陈作(1 / 2)

秦狄闻言心中暗道:此人不一般,有些头脑,怪不得秦宸会让他留守辽源,听到这番言辞,明显是有备而来。

见皇帝沉着脸不说话,一旁的文官站出来补充:“陛下,陈将军所言非虚。

辽源天气严寒,土地贫瘠,粮草本就不足。

自宸王殿下奉陛下旨意前来驻守辽源,朝廷不仅没有调拨过一兵一卒,更是一粒粮都未曾送往辽源。”

“这些年朝廷先灭越后平定南境,殿下虽身在辽源却深知朝廷艰难,故此宁愿苦着将士们也坚决不向朝廷开口求助。

目前辽源存粮确实还有一些,可是那些粮草尚不足大军度过这个寒冬,望陛下明鉴。”

他说完,随后便又有几人站了出来,说的话虽然各不相同,但意思却都一样,极力维护陈作的同时,还不忘表达一下宸王殿下在辽源的这几年过的有多艰难。

秦狄脸色愈阴沉,他没想到这些人竟如此齐心,他们越是团结对自己就越不利。

自己虽是皇帝,但他们却未必是自己的臣子。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想怪罪陈作,现在显然不合时宜。

沉思片刻后,他缓声道:“辽源形势朕已然清楚了。

念你一片苦心,朕便不再深究。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拉下去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抗旨一事既然已经提了,总不能三言两语就一带而过,那样的话岂不是人人都可抗旨,皇帝威严何在。

“末将叩谢陛下隆恩。”

陈作跪倒在地,叩谢皇恩。

陈作被拉下去行刑,屋内气氛略显压抑。

同时他们也都暗自松了口气,心中很清楚,违抗圣旨的罪责可大可小,关键还是要看皇帝的心情。

挨顿板子这件事能够结束,显然比掉脑袋要强得多。

很快,陈作受完刑被人架着走了回来,秦狄看着他说:“朕这般处罚你,你可有怨言?”

打都打完了,现在问还有个屁用!

陈作心中这样想着,脸上却没有表现任何不满,忍痛跪倒在地,说道:“陛下罚得对,末将认罚,毫无怨言。”

秦狄本就是想给这些人个下马威,现在打也打了,说也说了,目的既已达到,不满神色逐渐变得缓和。

“诸位将军既然负责拱卫辽源安危,那就各自去忙吧,朕若有事自会派人去传旨。

至于辽源的主政官吏留一下,朕还有话询问。”

听皇帝这么一说,陈作的心里打起了鼓。

来的时候自己与麾下武官相互间都通了气,至于那些文官,只是简单叮嘱了几句而已,没想到皇帝会将他们留下问话。

有心想阻止,奈何没有合适的理由。

他们虽效忠秦宸,说到底终究还是大汉臣子,皇帝的话不能完全无视。

就在陈作思索着如何劝说皇帝的时候,他的副将开口道:“陛下,您今日刚刚抵达辽源,不妨先歇息一夜。

对辽源政务有什么想了解的事情,待到明日清晨在询问也无妨,陛下的龙体尤为重要。”

面对这位将军的体恤,秦狄嘴角泛起意味深长的笑意,言道:“将军的好意朕心领了,不必多说了,你们先退下吧!”

众人闻言,心知肚明。

别劝,劝不动。

在陈作的带领下,几名武官告退离去,屋内留下了辽源的主政文官。

各位主政官吏战战兢兢地站着,等待皇帝问话。

秦狄审视着他们,缓缓问道:“辽源近年赋税如何?”

一位官吏上前答道:“陛下,辽源土地贫瘠,百姓收成有限,赋税虽尽力征收,但数额并不多。

不过殿下在时,曾大力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耐寒作物,赋税已有缓慢增长之势。”

秦狄微微点头,又问:“那民生之事,尔等又是如何处理?”

另一位官吏赶紧回话:“陛下,我们谨遵宸王教诲,春夏多劳多作,修缮瓦舍,以便可抵御寒冬。

自降雪之后,每隔五日便会施粥救济穷苦之人,以节省其家中粮食。

除此之外也曾兴修水利,只是夏季雨水较少,效果并不显着。

城内开办了两家书院,供孩童读书识字。”

秦狄听着这些汇报,心中思绪万千。

单从他们说的这些来看,秦宸似乎将辽源治理的还不错,真可谓是深得民心。

深知若强行对付这些下属,恐怕会激起民愤。

沉思良久,秦狄说道:“朕知晓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双靥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 大宋第一女皇 剥夺金手指(清穿) 铁马冰河肝胆照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天启大明 反贼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