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功倍。”
王大虎听了这话,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不愧是狄兄弟,年纪轻轻,做事却如此沉稳老练,真是难得一见的人才,若是混迹官场,必定是前途无量啊!”
对他饱含深意的赞赏,秦狄微笑着回应:“大人过誉,这些年走南闯北,见得多了,有所感悟而已。
说到底,狄某终究还是俗人一个,难逃铜臭的腐蚀。”
随后两人又围绕北宁榷场的现状闲聊了会,王大虎这才离去。
“公子,范老传来消息,突厥进入交州的十万大军,已经抵达益州边境。
按照时间推算,此刻怕是已经进入到益州境内。
范老请示,能否以公子名义指挥作战。”
甲说完,将手中的字条展开,送到秦狄面前。
秦狄扫了一眼字条上面的内容,和甲口述的基本一致。
将字条撕的粉粉碎,随手又扔到了甲的手中。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担忧,喃喃自语道:“该来的终究要来,逃避也无法解决问题,听天由命!”
他抬起头,凝视着头顶那片湛蓝的天空,仿佛要透过这片广袤的天空看到未来的答案。
他深深吸气,似乎在努力平复内心的不安。
“准了范天雷的请求,让他根据情况灵活应对,随机应变,必要之时可暂时舍弃泉城。”
这句话带着一种决绝和信任,让人感受到他对局势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范天雷的充分信心。
秦狄心中明白,战争的阴影已然笼罩在益州上空。
转身回房,拿出地图,仔细研究起来。
不是他惧怕突厥敌军,而是想利用突厥的大军,来消弱甚至是消灭其他的势力。
比如秦浩的北楚,又或者想方设法将这些人引到契丹境内。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先,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引导突厥军队前往指定地点,并确保他们不会偏离预期的路线。
其次,还需要避免突厥的大军与其他势力进行协调和合作,最好能挑拨离间,让他们相互之间生有嫌隙,甚至反目成仇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引起突厥军队的警觉,以免他们改变计划或采取反制措施。
如果能成功的吸引突厥大军进入契丹境内,那绝对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会削弱突厥的实力,也可能对其他势力造成巨大影响。
处理得当,可以借此机会削弱塞北诸国所有竞争对手的力量,从而巩固大汉华夏之主的地位。
针对这个计划,目前成功率最大的一种可能就是秦狄以身入局。
只有以自己为饵,故意暴露行踪,才能吸引突厥军队前来追击。
这样一来,可以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引导他们前往指定地点。
但这种方法风险极高,因为一旦被突厥军队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必须谨慎行事,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总之,虽然想法不错,但要实现起来却面临诸多挑战。
需要精心策划、巧妙布局,同时密切关注局势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这几日秦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在暗中琢磨这个计划。
至于是否实施,就要看范天雷他们能否抵挡得住突厥大军的冲击。
转眼间又是两天过去,外出的锦衣卫终于悄悄返回了北宁城,并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
通往塞北诸国道路上的那些土匪,竟然被十名锦衣卫轻而易举的驯服了。
换句话说,乔装改扮的锦衣卫摇身一变,成为了土匪头子。
秦狄得知这个消息后,哭笑不得。
原以为王大虎口中的那些匪盗都是些武艺高强的亡命之徒,结果从锦衣卫的口中才得知,都是群乌合之众而已。
为的那些人也有两下子,对付商贾没问题,但是与锦衣卫的武艺相比,那就逊色了许多。
最令秦狄哑口无言的是,前去探查匪盗的这十名锦衣卫,还带着那帮土匪做了几票大的,掠夺的金银财宝有十万两之多。
正是这一手,让那些匪盗彻底折服。
短短两天的功夫,抢来的银钱货物比他们一年得手的东西还要多出许多。
对于他们的操作,就连甲乙丙都无言以对。
让他们去暗查匪盗的情况,这才短短几天的功夫,不仅收服了他们,还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丢人呐!
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