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春耕(2 / 3)

还在用那种方式耕种。

不可否认,宋时对农业确实非常精通,有他前往南疆,必将会对南疆的耕种技术做一次革新,甚至现些新物种也是有可能的。

事实证明,秦狄选择宋时南下,确实选对了人,大汉的粮食储备,再五年以后,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不过这都是后话。

秦狄又与宋时说了说南疆的现状,也好让他提前有个准备。

黄昏降临,秦狄从这里离开,返回到京都时,华灯初上。

尽管上元节的花灯已经撤去,丝毫不影响城内一片繁华向荣的景象。

马车入城后,秦狄与江涵从车上下来,徒步而行,感受着夜风轻抚,欣赏着城内沿途夜景。

从外城来到内城后,秦狄并未直接回宫,而是登上了内城的钟楼,屹立在钟楼之上,整个京都城尽收眼底。

扫视一圈,现外城的远处有个地方灯火通明,与其他地方相比,那里就变得极为显眼。

思索片刻,不记得外城有这种地方,看规模似乎已经过了王府的建制,好奇的询问道:“远处亮灯的那是什么人的府邸?”

皇帝询问,江涵摇了摇头,她久在宫内,对京都内城还算熟悉,外城她也没来过几次。

甲乙丙顺着皇帝的目光看去,上前回奏道:“陛下,那是神宵派所在。

半年前陛下返回京都时,曾允许云霄子在京都建立道观,他们便将道观的选址定在了那里,由工部修建,现在已经完工。”

“原来如此,看起来倒是有几分气势。”

经过甲乙丙的提醒,秦狄想起了这件事。

云霄子前往郴州后,他唯一用到神宵派的地方就是让他们去寻找风水宝地修建皇陵,至于神宵派修建道观一事,从未询问过。

“陛下选定的皇家教派,乃正宗传承,自不能失了颜面。

属下听说神宵派倒也做了不少救济百姓的事情,至少在京都城内,已经有了不错的口碑。”

秦狄望着远处的亮光,缓缓点头,随后开口道:“明天你们去通知一下,让他们安排人为宋时的母亲做场法事,算是朕对他的一点心意,也好让他安心南下。”

翌日,皇帝一道旨意下达,大概意思为:复宋时原职,以社稷为先,酌情夺去宋时守孝之权,委派其南下巡查各州府春耕之重任。

其母宋王氏,敕封为诰命夫人,其牌位暂供于神宵派,待三年孝期结束可取回自行供奉。

这份旨意惊动朝野,别看宋时的官职没有提升,但这份殊荣确是大汉开国以来的头一位。

神宵派乃皇家教派,将他母亲的牌位供奉在那里,则意味着由皇家替他尽孝。

而诰命夫人,则是对他母亲的褒奖。

为臣子者,能够得到这样殊荣,即便什么都不做,已经能让他载入史册,青史留名了。

面对皇帝的隆恩,宋时感激涕零。

此生已经别无所求了,后半生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报答皇恩。

冀州边境,青黄山大营。

耶律孟在兵士的带领下,来到军中关押人贩的一个营帐前。

兵士将门打开,随后站立在门口把守。

里面的光线变得昏暗起来,一战油灯散着微弱亮光。

耶律孟深吸口气,脚下迈步,缓缓进入帐内。

光线虽然昏暗,收拾的倒还干净。

一个体型魁梧的男人,独坐在油灯下,后背对着门口。

手中拿着竹简,借着微弱亮光,竹简上的字迹倒也能看清。

他的背影看起来有些苍老,髻明显多了许多银丝,耶律孟上前两步,嘴里吐出两个字:“王叔。”

此王叔非彼王叔,耶律指颜本就是个契丹王爷,耶律孟喊他一声王叔,只是正常辈分的称呼。

背后突然传来的声音,似曾相识。

耶律指颜猛的一回头,这才现,站立在身后的人竟然是耶律孟。

仿佛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耶律指颜狠狠眨了几眼眼睛,满脸诧异的说道:“殿下?是你吗?”

“王叔,是我,我是耶律孟啊!”

耶律孟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抓住了耶律指颜的手臂,眼眸间泛起泪痕。

“孟儿,真的是你,你你怎么会在这里,莫不是莫不是你也被汉军所擒!”

耶律孟望着面前的男人,只觉得两年未见,他似乎苍老了十几岁。

昔日那个挺拔魁梧的勇士,变成了有些颓废的老人,眼眶中的泪花再也忍不住翻涌了下来。

“王叔不必担心,孟儿是特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宋第一女皇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天启大明 反贼 铁马冰河肝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