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 第907章 援助吐蕃

第907章 援助吐蕃(2 / 3)

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做出什么许诺,临行前国君没有给他们那么大的权力,就算他们想与汉帝亲近,也要先回国请示国君才能做出最后决策。

二十几个国家,最终有两个归属于汉,七八个国家与汉朝签订同盟。

西方的那几个国家中,只有斯坦一国与汉朝皆为了同盟,双方友好结交,本着互利的原则,开辟两国商道。

计划是制定了,但真的实施起来,还有不小的难度。

两国并不是邻国,中间还间隔了三个国家。

想要通商的第一步,重点就是要打通其中关节。

这些琐事就不用秦狄操心了,朝着自会有人按照皇帝的布局去实施。

转眼间过去十日,和谈一事彻底结束。

除了被秦狄留下的那些人,其他各国使团开始陆续返回他们的国家。

这次邀请诸国前来,喜忧参半。

喜的是对塞北局势有了新的了解,忧的是见识到了西方国家的野心。

这段时间契丹那边不断有消息传来,正如他们之前想的那样,耶律空成为契丹可汗后,一些反对他的部落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

有可墩背后坐镇,又有萨库的支持,那些反对的领部落们,遭到了强烈打击。

这里说的打击,并非是派兵征讨。

当初耶律齐辉再世之时,为了更好控制各部落领,集中契丹的权利,每一个部落领都会将他们的一个儿子送到大定。

美其名曰辅佐可汗,实则就是留在大定的人质。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在契丹人的眼中,对儿子看的格外重,这是上天赐予的恩赐。

儿子越多,越能彰显一个部落的强大。

他们留在大定的儿子们,在耶律空成为可汗后,就成为了制衡他们的软肋。

谁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有去无回,否则必会遭受天谴。

迫于这种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心中的不满,只能强行抑制。

更重要的一点,是耶律孟和耶律延都不在大定,他们反抗也是徒劳,稍有不慎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耶律孟前往汉朝京都,本是秘密。

在耶律空继承汗位后,这个秘密被公之于众,甚至有谣言说,耶律齐辉的死,是耶律孟与汉帝联合,共同作出的谋划。

至于耶律延,自从那日奉可墩大令,率部追杀刺客后,就再也没有返回过大定。

追赶着他们遗留的痕迹,在契丹境内全面搜索。

当初上官云锦等人故布疑云,有点效果但效果不大。

耶律延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寻找到了他们的南下的痕迹。

看他们逃走的方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们是想一路南下返回汉境。

确定他们的目的后,耶律延放弃了追捕,日夜奔波,直接前往边关,准备截杀他们。

他南下追杀刺客,对耶律空背后的势力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铲除二殿下势力的好时机。

大定那些拥护耶律孟与拥护耶律延的官员,不是被杀就是被囚禁。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要整治他们,随便找个理由那就是掉脑袋的死罪。

他们手中又没有兵权,毫无忌惮。

此举虽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他们大多是敢怒不敢言。

人生在世,没几个人真的能做到慷慨赴死。

再退一步,即便自己走了,至于自己的家人,必定也不会落下什么好下场。

保全自己,便是在保全家人。

契丹境内的变故太大,这种消息想瞒都瞒不住。

尤其是从京都返回的契丹使团,刚一入境,就被严阵以待的大军羁押了起来,审都没审,就地处决。

罗列出的罪名就不多说了,串通汉帝谋害先可汗,仅凭这一条,就已经是死罪了。

使团尚且被扣上了这样的罪名,更何况耶律孟这个大殿下了,妥妥的谋逆之罪,成为了契丹的头号要犯。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都,得知此消息的耶律孟,终于看清了耶律空的态度,这是要赶尽杀绝。

暗自庆幸自己当初选择留在了京都,如果与使团一同返回契丹,自己的脑袋恐怕与他们一样落地。

现在想要反击,唯一的选择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杀回契丹。

这一日张琛带着一个男人,悄悄来到了御花园的一处凉亭外。

他们抵达时,秦狄正在和泽诗与繁花两人嬉闹。

杨公公将张琛前来的消息上奏皇帝后,婢女将两位公主带走,张琛被侍卫放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