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根据贫道与师叔的猜测,一旦契丹与我朝开战,受益最大的只有上三州的几位藩王,除此之外,便是突厥与天罗两国。
至于幕后主使究竟是谁,就无从得知了。”
上官云锦:“你们说的有道理,现在不管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事情已经生,还需早作准备才是。
本宫已派人将消息传回京都,让陛下好做应对之策。
不过按照时间推算,消息抵达京都时,可能已经过了上元节。”
她说的没错,至少上元节这天上午,契丹可汗耶律齐辉被杀的消息,没有传到京都。
无论是契丹使臣还是秦狄,对这个消息全都一无所知。
以上便是近一个月内,上官云锦一行的经历和契丹生的变故。
京都,长乐殿的宴席结束后,秦狄与苏雨晴返回延禧殿暂作歇息,晚上还有一场更为隆重的宴会等着他们。
为了彰显大汉国力和汉人的文化,秦狄特意命人准备了一个盛大的上元节灯会。
整个京都城内张灯结彩,大到商贾小到商贩,将他们的货品摆满街道,各种特色小吃席卷京都,大街上人潮涌动,繁华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夜幕沉降,花灯初上,偌大的京都城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的花灯绽放出斑斓光芒,令人流连忘返。
宫墙上,秦狄与朝中大臣以及各国使团中的要员,缓步而行,欣赏着城内的繁华景象。
“大汉昌盛,繁华景象当真是令中山望尘莫及。”
随行的中山国使臣,出了由衷的感慨。
确实,中山乃一边陲小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其他方面,自然不能与汉朝相比。
秦狄只需动动手指,中山可能就会消失在华夏版图上。
“能与汉朝交好,乃是我们的荣幸。
今后还望汉帝可以多多关照我们,令我大舍国也变得富饶起来!”
“呵呵,汉朝之强大,已经出了我们的想象。
汉帝乃华夏之主,必不会亏待我们这些周边小国。”
来自罗泊国的使臣顺口将话茬接了过来,同时还为秦狄戴了一顶高帽。
面对他们的话,秦狄并未给出明确回应,而是不断的含笑点头。
这样的应酬,秦狄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尽是些阿谀奉承之语。
他能来这里,也并不是为了陪他们,而是单纯的带着后宫的嫔妃和皇子公主们来热闹热闹。
说句难听的话,皇帝亲自设宴款待各国使团,已经给足了他们面子。
其实有三位丞相负责接待使团,规格已经很高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理应彰显大国风范。
故此对他们的奉承,秦狄也只能接受。
但是对他们间接的求援,秦狄一个字都没有回应。
自己随口一说的话,在文武百官耳中,便成为了圣旨。
为了逞一时之快,做些亏本的买卖,他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如果换做是其他君主,面对他国使臣的奉承,想必早已飘上了天。
可惜啊,秦狄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直到午夜将至,秦狄终于结束了这一天的行程。
众人返回后宫,秦狄则与苏雨晴再次回到了延禧殿。
“陛下忙碌了整整一天,早就累了吧,臣妾为您捶捶腿。”
见秦狄一回来就躺在龙榻上,苏雨晴面露关切的为他端来茶水,随后坐在旁边,为他轻轻捶起了腿。
享受着苏雨晴的按摩,秦狄自肺腑的感叹道:“做皇帝也未必是什么好事,朕现在是腰酸背疼啊!”
苏雨晴:“陛下今后可以经常早朝,大殿之上端坐的久了,就不会觉得累了。”
她说的倒是实话,秦狄身为皇帝,继位的这几年,坐朝的次数屈指可数。
平时他又不喜欢端着那副架子,比较随意。
今日端了那么久,自然会觉得累。
“陛下,歆玥娘娘求见。”
就在秦狄困意十足,似睡还没睡着的时候,杨公公迈着碎步进入殿内,轻声回禀。
“陛下累了,要先歇息,让她明日再来吧。”
苏雨晴见秦狄满脸的疲惫,似乎已经睡了,实在不忍她在被人打扰。
“让她进来吧。”
哪知苏雨晴的话刚刚说完,秦狄的声音缓缓从嘴里传了出来。
“臣妾还以为陛下已经入睡了,故此才让她明日再来。”
苏雨晴开口解释,秦狄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