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和议之成败,关乎社稷之安危、百姓之福祉。
爱卿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辱使命。
若能达成和议,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共享太平,朕当不吝赏赐。
钦此!”
“臣张琛接旨,定不辜负陛下寄托,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琛面露凝重,接过杨公公手中的圣旨后,再次叩谢恩。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们也该启程了。”
说完这句话,秦狄招招手,杨公公急忙转身,将早已准备好的酒盅端了过来。
“这杯水酒,权当朕为二位爱卿饯行,朕在京都,等你们的好消息。”
秦狄端起酒盅,分别送到两人面前。
两人谢恩后,一饮而尽。
“微臣拜别陛下,望陛下保重龙体。”
“末将拜别陛下,望陛下保重龙体。”
两人再次叩,起身后李存孝翻身上马,对着朝中前来送行的官员拱手道别。
张琛与他一眼,拱手向众人道别后步上銮驾,身姿挺拔,仿佛承载着国家的重任。
銮驾前行,卫队簇拥,锣声鼓响,气势磅礴。
张琛端坐于銮驾之上,目光坚定,面容严肃。
他们的存在如同沉稳的山岳,给人以安心和依靠。
半朝銮驾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满是敬畏之情。
街道两旁的百姓默默祈祷,希望此去和谈能为国家带来繁荣与安宁。
随着銮驾的行进,张琛的思绪也在翻腾。
他心系国家,思考着如何为皇帝出谋划策,以赢得更多的利益,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这庄严的氛围中,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决心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半朝銮驾渐渐远去,留下的是人们开始议论纷纷,讨论的更多的,依旧是张琛为何突然出现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