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 第487章 纲常可乱乎

第487章 纲常可乱乎(1 / 2)

不知不觉,一碗热粥下肚,秦狄稍有心安。

只要肯开口吃东西,其他事情都好解决。

高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

两个人就在沉默中这么坐着,眼看天就要亮了。

“朕先回宫换身衣服,稍后再来给祭奠翔儿。”

秦狄缓缓起身,打破两人之间的沉默。

“陛下贵为天子,哪有君王祭奠臣子的道理。

陛下的恩情,民妇心领了。”

高母虽为女流之辈,也算知书达理之辈,不敢说饱读诗书,三纲五常的道理,却也明白。

古往今来,确实没有出现过君主祭奠臣子的先例,因为这样乱了君臣父子上下纲常,能够委派他人前往吊唁,对臣子而言,已经是莫大殊荣。

“翔儿不仅是朕的义子,更是大汉的功勋之臣。

朕就是要以此昭示天下所有人,大汉朝廷,不会忘记每一位功勋之臣。”

“好了,你在歇息片刻吧,朕先回宫。”

说完秦狄迈步离开,屋内只留下高母一人,黯然神伤。

天光逐渐放亮,高府内也变得喧闹起来。

由礼部调来的数十人昨夜就已经到位,只是得知皇帝在府内,一直在旁待命。

如今皇帝离开,他们则开始操办忠勇王高翔的丧礼。

高翔是皇帝义子,又被追封为忠勇王。

礼部这些官员也心知肚明,这是皇帝为文武百官树立的一个标榜。

葬礼规制则按照王侯将相的标准,自然不会寒酸。

两个时辰后,天光早已大亮。

高府门前的马车越聚越多,文武百官也都陆续前来吊唁。

高翔在朝中并没有什么人脉,也谈不上有什么情谊。

甭管高翔多大,在世时什么官职,现在他是皇帝追封的一个忠勇王,按照规制,他们理应前来吊唁。

他们如何吊唁暂且不提,第三天的时候,高翔入土为安。

葬礼出殡,以及寝陵的修建,陪葬,完全是按照王爷的规格。

由于没有子嗣,由他在世时统帅的军中兵士为其披麻戴孝。

高翔的葬礼,轰动整个京都。

延禧殿。

高翔的葬礼虽然结束,但那些阵亡兵士的后事却还未处理。

秦狄看着兵部上报的阵亡兵士名单,剿灭越国的这一场战役,前前后后不到一年时间,共计有三十三万人阵亡。

其中大汉兵士阵亡十三万,越国归降兵士阵亡二十余万。

二十三万人仅仅是军中在册兵士的阵亡人数,按照各地官府反馈回的情况,幽州、徐州被屠杀的无辜百姓,将近十余万。

这还不算那些流离失所逃往他乡的百姓,仅仅是死亡人数。

荆州,原本是一个极其富庶的州府,人丁兴旺。

当初秦狄登基后,曾统计过各州府的人口数量。

荆州上奏的人数为四十万。

而秦浩抵达荆州时,实际总人口高达百万。

当时的荆州大军,就有二十余万,后来战事失利,又陆续强征二十万男丁入伍。

仅荆州一州,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就投入了四十万大军。

后来随着赋税的增加,荆州百姓不堪重负,奔走他乡,导致荆州人口数量锐减,现在倒是符合当初梁王上奏的人数,四十万人。

其实百姓异走他乡对秦狄而言,并不是什么致命弱点。

他们就是再怎么东走西窜,终究没离开大汉。

无非是从这个州,逃往了另一个州。

只要各地州府单独实施一些惠民措施,相信用不了几年,离开的人还会陆续回来,正所谓故土难离,正是这个道理。

相对而言,滨州情况就好了许多。

滨州王丰炎是率兵出征,虽然也损失了将近三十万大军,滨州却不是主战场。

杨世荣统帅的大军攻入滨州时,也并未刻意为难普通百姓,所以这里的百姓过的还算安稳。

单看大汉境内,幽州、徐州、荆州损失确实惨重,若从整体战果来看,大汉此役斩获颇丰。

不仅消除了隐患,荆州和滨州的疆域管辖,重回皇帝手中。

越国被灭,才是最大的收获。

其辖下的近两百万民众,尽归大汉所有。

越国境内的银钱珍宝,更是出了秦狄的认知。

说的直白些,越国一战,所获得的银钱,相当于朝廷五十年的正常税收。

除此之外,便是前后归降和俘虏的兵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被废三年后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