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西,你们可有人认识?”
他的话音落下,屋内的众多将帅面面相觑,除了先锋军的那几位将帅,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李庆曾与他人交手。
见众人小声议论,却无人回答自己的询问,李庆心中有些恼怒。
怒火即将泄之时,就看一人缓步走出人群。
“丞相口中之人,可是一个年逾五旬,个子不高的干瘦老头。”
“正是此番样貌,手中一条长鞭,武艺甚是了得。
你知道他是谁?”
“回禀丞相,属下若是没猜错的话,此人应该是汉帝的贴身护卫,锦衣卫的统领,范天雷。”
“范天雷?秦狄的贴身护卫原来就是他。
怪不得此人武艺如此了得,本相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他应该是江湖人出身吧!”
“正如丞相所言,多年前他确实是江湖人,后来不知怎的,变成了汉朝的内卫,也就是现在的锦衣卫。”
“他是一个强劲的对手,难缠的人物。
想要活捉秦狄,看来要先想办法解决范天雷。”
对于老范的名字,李庆曾听过,了解的不多。
自从秦狄登基为帝后,范老才逐渐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李庆也曾派人前往京都打探情报,锦衣卫的行踪极其隐秘,获取到的情报极其有限。
想要深入调查,势必会浪费很多时间以及人力,是一个漫长过程。
当时越国君主沙哲已经准备对汉朝起攻击,他们的情报重点便转移到了朝中官员以及统兵将军的身上。
在沙哲看来,什么锦衣卫,在他的亲卫军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正是因为他的轻视,锦衣卫的调查,彻底被放弃。
他们在这里商议如何应对秦狄时,范老已经带领着锦衣卫,冒着大雨,来到了锅顶村附近。
不用刻意探查,一眼就看到了他们正在搭建的营帐。
锅顶村就那么几十户人家,房子再多,也装不下李庆这几万大军。
以锅顶村为中心,营帐向四周扩散式搭建,锅顶村也就成为了军营的中心点。
由于地势的原因,锦衣卫若想彻底了解敌军的部署,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混入敌军军营,以身试险。
要么爬上锅顶村旁边的大山,居高临下,可一览敌军阵营。
雨一直下,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范老环顾四周地势,很快就做出了选择。
亲自挑选了两人,冒着大雨,悄悄绕道,来到距离锅顶村最近的一座大山前,趁人不备,潜入山林内。
三人利用灵巧身法,朝山顶攀爬而去。
有轻功加持,仅用了一炷香的功夫,便已抵达至半山腰的位置。
这个位置刚刚好,再往上,雨势太大,便会遮挡视线。
居高临下看去,锅顶村的全况可一览无遗。
“范大人,看这个规模,少说他们还有三万人呐。”
“我看不止,应该有四五万人,一会下去后,我摸上前去,看看能不能潜入到帅帐。”
听着两人的议论,范老也陷入了沉思。
按照他们搭建营帐的度来看,最多再有半个时辰便可结束。
看天色,大雨并没有想要停止的意思,这样的环境,若是趁机偷袭一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到这里,范老暗暗点头,嘴角闪露出一抹冷笑。
“敌情已经探明,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不过以他们的身手,倒也没看出有多难。
甚至只用了半炷香的时间,三人已经抵达到山脚,与其他人汇合。
由于锦衣卫藏匿之处地势低洼,他们返回时,积水已经淹没到了大腿。
看到这一幕,范老微微一怔,当即命人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区域,心中反而踏实了不少。
对他来说,积水越深,他们则越安全。
李庆大军断然不会冒险涉水去偷袭乐定城,但是对锦衣卫而言,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葛尚,你带领大家在此守候,待到天黑之时,悄悄解决掉李庆布置在外围的哨兵。
定要小心行事,不得惊动李庆大军。”
“大人放心,属下必不辱命。”
交代好这里的事情,范老孤身一人,飞奔返回乐定城。
按时间来说,他回到城内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
径直来到将军府,将锅顶村的情况如实上奏给秦狄,并将偷袭的想法,一同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