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燃烧的火(3 / 4)

/p>

以权势地位洗脑更多的男人,要做人上人,就不能把女人当人。

今日他们要把所有女性驱赶回家中,明日他们是否要让女人们裹小脚,束细腰呢?

这些寡颜鲜耻的所谓读书人,平日里装的人模狗样,一旦提及此类问题时,就如同被戳到痛脚的恶犬,疯狂地扑咬过来。

秦扶清不是圣人,也没圣人的能力,他没能力一蹴而就,让女性一夜之间就过上人的生活。

但他至少可以撕开男人伪装温情的面纱。

所谓的大儒?君子?读书人?孔孟圣贤之徒?

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货色。

在北明这个朝代,理学之风正盛。

秦扶清考科举,不读理学是万万不行的。

而理学兴盛,可以说正是女性地位越来越底下束缚的开始。

李文辉见秦扶清被怼的说不出来,更来劲地,开始扛起理学大旗为自己背书。

“圣人曾说,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你替陈蓉等女子说话,却不曾想,像她们这样如此出入往来男子多的场合,算什么有节操的女子呢?”

“至于朱子,更是说存天理灭人欲以来约束妇人,为何到你一个小小的秀才这里,反而要为了这些失节的妇人与人叫板呢?”

前面李文辉说的那些话,是说给吃瓜百姓们听的,简单易懂,得到众多百姓的支持。

他这两段话就是说给在场的读书人听的。

读书人惯会引经据典,把圣人之言当做自己言行的开路斧,是常有的事情。

这两段话可真是说到读书人心坎里去了。

你秦扶清总是一个一个读书人,说什么女子也能称为读书人,为何不听听圣人之言呢?

若圣人也都是错的,为何科举要考朱子的理论?

“是啊,说的对,这下看他还怎么反驳!”

反驳?我看他刚才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十有八九是要认输了吧!”

这回轮到秦扶清冷笑了。

没错,他同样认为理学兴盛是妇女地位降低的开始,可把错误全都归因到理学上,那是绝对不公平的。

朱熹从未在朱子语类中谈到任何关于妇女禁锢的话题。

甚至就连李文辉所说的最有名的“寡妇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还有“存天理灭人欲”

都并非指女子。

秦扶清还记得自己曾在石堰山家中翻到一本记载杨朱的书,杨朱的思想大多在流传过程中丢失,唯独留下“一毛不拔”

这个词语和他有关。

可杨朱真的是一毛不拔吗?他的思想真的没有可取之处吗?

只是旁人有心断章取义,颠倒是非黑白。

世人大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算有心宣传其二,可谁又关心呢。

谣言为何止于智者?

因为庸人只会传播谣言,并不是真正关心真相。

大多数人得过且过,从不深思,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跟着骂跟着笑,骂过笑过就忘记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重要吗?

说出“寡妇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的程颐也曾说出过:“凡人为夫妇时,岂有一人先死,一人再娶、一人再嫁之约?只约终身夫妇也。”

说出“存天理灭人欲”

的朱熹同样也说过:““夫死而嫁,固为失节,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则为之制礼以处其子,而母不得与其祭焉,其贬之亦明矣。”

了解圣人的言论,也要同样了解圣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朱熹所处的朝代,士大夫蓄妾成风,临安城中各种风花雪月场所,屡禁不止。

临安城中下之户,不重生男,只重生女,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姿质,教以艺业,用备士大夫采拾娱侍。

看见了吗?和当前的广德府情形何其相似。

朱熹生在南宋,南宋都被打成筛子了,士大夫流连风月场所屡禁不止,连带着百姓只重生女不重生男。

生男要送去战场,生女卖给士大夫反而能换来荣华富贵。

如此“重女轻男”

倒不知叫人该说什么好了。

朱熹看不惯此情此景,针对放荡人欲的士大夫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结果数百年后,到了士大夫嘴里,竟然成了禁锢妇人的词汇。

何其讽刺。

可秦扶清不惯着李文辉此类颠倒黑白,只会拾人牙慧的读书人,他引经据典,把朱子文集的话正反都拿出来反驳李文辉。

李文辉方才还在为自己占了上风沾沾自喜,这一下子,又有些急了:“你少添油加醋,在这里胡言乱语,圣人说的话你难道也敢质疑?”

秦扶清闻言,一下子就明白了樊大通之流为何会把杨朱思想讲成“一毛不拔”

合着他们只听自己想听的,坚持取其糟粕啊!

圣人的话可能是好的,只是这些蠢货做不到好的,就断

最新小说: 德云流量王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重生之盖影奥特曼 嫂嫂别怕,灾荒年,我种田养活一家 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我只想再多活亿集 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他暮光而来 谍影凌云 决战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