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大大们,作者真的要哭死了!
&1t;br之前看到一位读者在书评里说,有人让他们“刷差评,五毛钱一条”
,我当时以为在开玩笑……&1t;br结果,今天下午,作者看到本书的评分掉了01分!
&1t;br我人都傻了,真的求求大家了!
没流量、评分低,作者就要没饭吃了啊!
&1t;br在此跪求各位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大大,帮帮忙,去给本书点一个【五星好评】吧!
&1t;br谢谢大家】&1t;br他这番看似站在大局考量的话,实则是在为马保华等人可能的罪行寻找开脱的理由,并试图给陈朝阳的调查定性为“可能偏激”
,为山河省介入提供“正当性”
。
&1t;br刘书记听着各方意见,手指依旧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
&1t;br他心中明镜似的,王副省长想抢主动权,李副书记担心政治风险,而赵副省长……&1t;br恐怕与大兴煤矿那边的瓜葛不浅。
&1t;br他需要的是一个既能应对上级和外界压力,又能最大限度保护本省利益,并且能顺利推行下去的方案。
&1t;br沉吟良久,刘书记终于再次开口,一锤定音:&1t;br“同志们的意见都有道理。
&1t;br王副省长态度坚决,李副书记考虑周全,赵副省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1t;br他先肯定了各方,随即话锋一转,&1t;br“正因如此,我们更不能莽撞。
&1t;br直接以省委名义派调查组,姿态太高,容易引不必要的误解和对抗。
&1t;br陈朝阳同志现在是钦差大臣,我们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
&1t;br他提出了那个精心设计的方案:&1t;br“我看这样,我们先以省委办公厅的名义,给陈朝阳同志本人一份正式函件。
&1t;br函件的措辞要格外讲究:第一,要对他敢于碰硬、雷厉风行的作风表示高度的‘钦佩’和‘支持’;&1t;br第二,要代表山河省委,鲜明表达我们‘坚决拥护中央反腐决策’的立场;&1t;br第三,委婉地提出,我们希望能选派几位熟悉煤矿业务的同志,组成工作组,前往大兴‘学习经验’、‘协同工作’。”
&1t;br他特别强调了关键点:“函件的核心,是表达我们‘希望在他陈朝阳同志的领导下,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的意愿。
&1t;br要请他‘酌情考虑’,请他‘予以接纳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要请他‘代为向华东局转达我们的请求’,或者‘协助沟通’。”
&1t;br他看着众人,解释道:“我们把姿态放得足够低,给足他陈朝阳面子。
&1t;br只要他点头,哪怕只是不明确反对,我们就有了介入的由头和台阶。
&1t;br到时候,我们再向华东局补一个情况说明,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
&1t;br这叫以柔克刚,既体现了我们的大局观和合作态度,又能实际参与到调查中去,掌握情况,把握分寸。”
&1t;br这个圆滑而老辣的计划,平衡了会议室里各方的诉求和担忧。
&1t;br急于介入的王副省长觉得至少能派人进去了;&1t;br谨慎的李副书记认为这降低了政治风险;&1t;br而心中有鬼的赵副省长,也看到了一丝在内部影响调查方向的可能性。
&1t;br“同意刘书记的意见。”
&1t;br“这个办法稳妥。”
&1t;br“就这么办吧。”
&1t;br在一片附和中,这项决议被确定下来。
&1t;br一份精心打磨、字斟句酌,表面充满合作诚意,内里却暗藏玄机与试探的函件,被迅拟定,通过加急机要通道,往了那个此时已被军队接管、气氛肃杀的大兴煤矿。
&1t;br大兴煤矿,军管会临时指挥部&1t;br窗外,救援工作的喧嚣已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压抑和军管下特有的肃穆。
&1t;br陈朝阳站在摊开着矿区地图的桌前,听着高城的最后汇报。
&1t;br“长,西三辅助巷道的局部塌方已经清理完毕。
&1t;br万幸,塌方区域位于一条废弃已久的支脉巷道,并非主作业区。
&1t;br当时在里面进行例行巡检的两名矿工同志受到惊吓,有轻微擦伤和吸入粉尘,经军医检查已无大碍,主要是精神上的冲击。”
&1t;br高城语气沉稳,“初步勘验,塌方区域的支护……腐朽程度异常,有人为破坏的痕迹,与我们之前的判断吻合。”
&1t;br陈朝阳点头,眼神冰冷。
&1t;br果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苦肉计”
,目的就是制造混乱,拖延时间。
&1t;br对方显然没打算真要矿工的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