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不再信任省委内部的某些环节,或者,他怀疑那把致命的匕,或许就藏在身边不远处。
&1t;br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规避可能存在的更大风险,也是在用最强硬的方式,向北平示警。
&1t;br这个猜测,让长者感到一种刺骨的寒意。
&1t;br他沉默片刻,脑中飞权衡。
&1t;br最终,他再次开口,声音已经恢复了绝对的冷静:&1t;br“此事我已完全知晓。
你们的判断和处理方向是正确的。
我的意见如下:”
&1t;br“第一,完全同意启动最高级别调查程序,成立调查组。
&1t;br要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度查明真相,无论是来自何方的敌人,都必须挖出来,彻底消灭!”
&1t;br“第二,务必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绝对保障陈朝阳同志的人身安全。
&1t;br他的安全,关系到重大国策的推进,不容有失!”
&1t;br“第三,”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语气格外深沉,“将此事的全部情况,以及陈朝阳同志的反应,立刻形成一份绝密报告,直接报送总干事部。
&1t;br朝阳同志是他的老部下,于公于私,都应让他第一时间掌握详情。
后续如何处理,请他统筹决断。”
&1t;br“是,立刻执行!”
电话那头传来毫不犹豫的回应。
&1t;br放下电话,长者没有再立刻处理其他文件,而是独自坐在灯下,沉思了很长时间,书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1t;br但长者的目光却依然凝重地投向窗外无边的夜色。
&1t;br他知道,一场远比表面看来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的斗争,已经随着那几声冷枪,悄然拉开了序幕。
&1t;br而陈朝阳这个年轻的“石头”
,投出的这一下,已然惊起了层层波澜。
&1t;br总干部部,办公室。
&1t;br夜色同样笼罩着这处繁忙一日后稍显静谧的院落。
&1t;br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钢笔偶尔划过的细微声响。
&1t;br这位素以宽厚儒雅、爱兵如子著称的“政工巨匠”
,刚刚审阅完一份关于全军干部轮训的计划草案,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1t;br他刚端起茶杯,想借着片刻闲暇润润喉,舒缓一下疲惫的神经,目光却又落回到桌面上那份关于全军师级以上干部近期调整配备的初步方案上。
&1t;br他的目光在其中一页停留,那上面有一个他极为熟悉的名字,后面紧跟着新添的职务——陈朝阳,汉东省委常委、省工业厅厅长,兼军事学院教务部副主任。
&1t;br这份任命,还是他不久前亲自与陈朝阳深入谈话后签的,当时年轻人眼中闪烁的理想光芒与坚毅神情犹在眼前,让他心中还洋溢着对这位得力干将、亦如子弟般晚辈的殷切期望与重托。
&1t;br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重有序但频率明显快于平常地敲响&1t;br“咚,咚咚,咚”
。
&1t;br这独特的敲门节奏是约定俗成的紧急信号。
&1t;br总长眉头微蹙,头也没抬地沉声道:“进来。”
&1t;br门被迅推开,他的机要秘书走了进来,虽然步伐急促,但依旧保持着军人特有的规整步态。
&1t;br与往常不同的是,他的脸色失去了平日的红润,显得有些苍白,眼神中带着无法完全掩饰的焦灼。
&1t;br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刚译出的电文,封口处鲜明的“绝密·特急”
字样刺人眼目。
&1t;br秘书在办公桌前一步处立定,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将文件放在桌上等待批示,而是直接开口,声音压得很低,但语极快,清晰无比:&1t;br“长,万分紧急,绝密电报,来自北平社会部,并抄送政务办公室,是……是关于陈朝阳同志的!”
&1t;br他甚至下意识地用了“万分紧急”
这个在内部极少使用的词汇。
&1t;br总长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被打断工作的不悦,但更多的是对秘书异常神态的重视。
&1t;br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到秘书那苍白的脸上,尤其是听到“陈朝阳”
和“绝密特急”
这几个字连在一起时,他的心猛地一沉。
&1t;br“讲。”
他放下钢笔,身体微微前倾,一个字,言简意赅,却无形中透出一股压力。
&1t;br秘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更平稳些,但这份急切依旧透过字句传递出来:&1t;br“电报称,陈朝阳同志于京州前往苏北调研途中,在江都县老牛坡地段遭遇专业武装人员有预谋的伏击刺杀!
&1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