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这个命令必然将是他人生中的另一幅即将展开篇章…&1t;br他走到窗前,目光仿佛穿透了营房的墙壁,看到了长津湖的冰雪,看到了雪松坡的硝烟,看到了那些永远倒在异国土地上的年轻面孔。
&1t;br王钢还在医院里躺着,多少兄弟却连躺下的机会都没有。
&1t;br悲伤吗?当然悲伤。
遗憾吗?无比遗憾。
&1t;br但,悲伤和遗憾有用吗?&1t;br没有……&1t;br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有价值。
&1t;br牺牲的同志,他们还有父母妻儿,他们的家人还在盼着胜利的消息,盼着能告慰亲人的那一天。
&1t;br国家还需要建设,军队还需要强大,历史赋予的使命还远未完成。
&1t;br他陈朝阳,没有时间,更没有资格沉溺在个人的多愁善感里!
&1t;br这份新的任命,就是战斗的号角,只是战场换了。
&1t;br从炮火连天的前线,换到了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人才摇篮与工业基石的建设前线。
&1t;br这里的斗争,同样激烈,同样重要,甚至某种程度上,更能决定这个古老民族能否真正挺直脊梁。
&1t;br他深吸口气,将那份沉重的思念与痛楚,深深压入心底,化为更为坚定的动力。
&1t;br他转身,眼神已然恢复清明,锐利如初,甚至比在朝鲜时更多了一份沉淀后的厚重与专注。
&1t;br他不再看向身后的硝烟,而是将全部的目光和意志,投向了祖国的方向,投向那个需要他用笔、用知识、用工业蓝图去开辟的新战场。
&1t;br………&1t;br近十天的辗转颠簸,让陈朝阳再次对“国土辽阔”
一词有了远比地图上更为深刻的认识。
&1t;br行程的第一阶段充满了战地的紧张与不便。
&1t;br他先是乘坐吉普车,在冰天雪地中一路向北,躲过数次美军飞机的零星骚扰,才抵达朝鲜北部的新义州附近火车站,也就是他数月前入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