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修补补,要给我拿出建设‘新昌平’的魄力和智慧来,全面负责汉东省的工业建设,&1t;br尤其是重工业和军工生产,重点抓好苏南专区、苏北专区、京州市等工业基础较好地区的整合与升级!
&1t;br把他报告里写的这些东西,一条一条,给我落到实处!
&1t;br我要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汉东工业,而不是一张纸!”
&1t;br命令拟订,他进一步解释:“这样安排,有几层好处:&1t;br第一,落实朝阳同志去汉东的命令,工作地点在京州,与军事学院不冲突。
&1t;br第二,给了他一个省的工业主导权,舞台比一个昌平专区大得多,能充分施展他的抱负。
&1t;br苏南专区、苏北专区、京州都是工业基础较好或极具潜力的地区,正需要他这样有想法、有魄力、懂技术的人去统筹规划。
&1t;br第三,进入省委常委,保证了他在省一级的决策话语权,便于协调资源,推动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业务干部。
&1t;br第四,与军事学院的工作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辅相成。
&1t;br他可以在学院教授现代工业管理与军事后勤、装备保障的关系,同时又能将学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省内的工业生产能力相结合,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这对我军现代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1t;br“这个方案好!”
其他同志纷纷表示赞同,“既充分使用了人才,又兼顾了各方关系,相信朝阳同志也能理解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