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国峰同志。
看来是十万火急的命令。”
他沉声说道。
&1t;br“命令我已收到,是否需要我即刻签署回执?”
&1t;br李国峰点头:“是的,陈师长。
按规定,需要您签收,并确认已阅悉命令内容。
&1t;br我的任务是当面将命令送达您手中,并确认您已接收。”
他从公文包里又拿出一份简单的签收单据和钢笔。
&1t;br陈朝阳不再多言,接过钢笔,就着吉普车的引擎盖,迅在回执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1t;br整个过程,只有远处行军队伍的轰鸣声作为背景音。
&1t;br王承柱和周围的参谋、警卫人员都屏息凝神,意识到有大事生。
&1t;br李国峰仔细收好回执,再次敬礼:“任务完成,陈师长,命令内容请您立即阅处,我等将在旁等候。”
&1t;br说完,他便后退几步,与两名警卫员站到一旁,目光平视,不再言语。
&1t;br陈朝阳捏着这份密封的文件袋,感觉它仿佛有千斤重。
&1t;br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王承柱和警卫班长,沉声道:“保持警戒。”
然后,他转身拉开车门,坐进了指挥车的副驾驶位置,迅拆封,里面是两份电文。
&1t;br他先拿起第九兵团的电文,内容刺入他的眼帘:&1t;br“第九兵团致陈朝阳同志并装甲一师指:&1t;br惊悉你部于出前夜竟生敌特刺杀恶件,警卫班长王钢同志身负重伤,而你竟擅自决定隐瞒不报,此行为严重违反组织纪律、指挥程序,影响极坏!
&1t;br现鉴于你部所处环境复杂,敌特活动猖獗,为保护你的安全,命令你接令后,立即停止南下,交由王承柱同志暂代指挥,你即刻随兵团特派员返回兵团司令部……”
&1t;br陈朝阳眉头紧皱,脸色变幻不定。
&1t;br刺杀的事情,被知道了…比预想中来的还要快…也更严重…而无组织无纪律的判定,让他心中咯噔一下…&1t;br兵团司令部的措辞极其严厉,充满了后怕但似乎此刻震怒更多一些…&1t;br几个月的胜利,让他冲昏了头脑,此刻却清晰地认识到,这在组织层面是无法容忍的错误。
&1t;br他深吸一口气,又拿起志司的电文。
&1t;br志司的电文同样严厉,但角度更为宏观和冷静:&1t;br“志司致陈朝阳同志:&1t;br第九兵团报悉你遇袭及隐瞒一事。
惊愕之余,深感痛心!
&1t;br你的军事才华与战功有目共睹,然此次错误亦同样严重。
&1t;br隐瞒不报,绝非小事,此风绝不可长,若各级指挥员皆因‘恐动摇军心’、‘自认可控’而效仿行事,则指挥体系信息渠道必将阻塞失真,&1t;br上级决断如盲人摸象,最终可能导致战役失败,万千将士付出无谓牺牲!
&1t;br此非你一人之事,关乎全军纪律与指挥安危!
&1t;br为严肃军纪,亦为保护你这位对全军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之人才,经研究决定:&1t;br一、同意兵团意见,你即刻离队。
&1t;br二、解除你装甲一师师长职务。
&1t;br三、调任你至志司司令部,担任志愿军装甲兵作战总指挥,负责统筹指导全军装甲部队作战训练、条令制定与战役协调。
&1t;br四、责令你就隐瞒行为向志司做出深刻书面检讨。
&1t;br望你深刻反省,在新岗位上戴罪立功,切勿再辜负组织信任……”
&1t;br两份电文,一份是兵团带着怒火和保护性的紧急召回,另一份是志司更高层面、更冷静但同样严厉的处置和重新任命。
&1t;br陈朝阳彻底明白了,他之前的侥幸心理和“为部队好”
的想法,在组织的纪律和远见面前,显得如此幼稚和危险。
&1t;br志司长的话点醒了他,隐瞒,会侵蚀整个军队的指挥基础。
&1t;br他放下电文,抬头望向南方这支钢铁洪流,目光复杂地穿梭于愧疚、不甘,但最终沉淀为一种清醒的接受。
&1t;br他沉默了几秒钟,似要将这支部队的每一个细节刻入脑海,然后才对兵团特派员说道:“我服从命令。
&1t;br国峰同志,请给我一点时间,与同志们做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