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t;br余波无声&1t;br命令被参谋迅拿走译。
坑道内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和死寂。
&1t;br姜华死死盯着电报纸上那刺眼的“勿再深究”
四个字,嘴唇哆嗦着,最终所有的不甘和愤怒化作一声低吼,紧握的拳头狠狠砸在冰冷的坑道土壁上,出沉闷的“咚”
声,土屑簌簌落下。
&1t;br副司令默默弯腰,捡起地上那个摔瘪了的搪瓷茶缸,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泥水,放在炭盆边。
&1t;br他望着盆里彻底熄灭的灰烬,声音低沉得仿佛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服自己,也像是在安慰所有人:&1t;br“天冷…得先让战士们穿上衣服…活下来…活下来,才能报仇。”
&1t;br就在这时,坑道深处,一盏挂在支架上的煤油灯,灯芯突然“噼啪”
爆出一个微小的火花。
&1t;br跳跃的火光瞬间照亮了桌角——那里,静静地躺着一张物证照片的特写:一个青霉素小瓶上,被剥离的新标签下,那行清晰的英文字母——“exp1946”
。
&1t;br那行数字,在爆裂的火花映照下,像一只来自地狱,冰冷而嘲弄的眼睛,&1t;br无声地注视着这间在怒火与理智、仇恨与大义之间艰难抉择的斗室,注视着这场尚未开始便已充满背叛与牺牲的酷寒之战。
&1t;br江界仓库,风雪在隧道口呜咽了一夜。
&1t;br陈朝阳几乎未眠,在临时指挥所守着电台,脚下炭盆的余烬早已冰冷。
&1t;br仓库的指挥所里,只有一盏煤油灯在顽强地跳动,将陈朝阳的身影拉得巨大而摇晃,投射在冰冷的石壁上。
&1t;br空气里弥漫着生石灰的碱味、未散尽的煤油烟味,以及一种沉重,几乎凝滞的疲惫。
&1t;br陈朝阳坐在一张木椅上,微微低头,眼睛紧盯着桌上摊开的文件——七星商会密约、伪造印章、覆盖标签的过期药瓶、李德贵的私账本、周大勇等人的证词——所有证据都被油布仔细包裹着,像一捆捆沉默的炸药,等待引爆的指令。
&1t;br炭盆早已熄灭,只剩下一堆冰冷的灰烬,寒意从四面八方侵蚀着身体。
&1t;br他的贴身警卫员胡卫东,无声地立在门边的阴影里。
&1t;br这个从昌平就跟着陈朝阳、经历过定州炮火洗礼的年轻战士,此刻眼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心疼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