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指着远处那七辆被遗弃、基本完好的26潘兴坦克,这是战场上最耀眼的战利品,象征着胜利的沉重砝码:&1t;br“这些铁疙瘩,还有之前移交我们的装备,我会亲自写报告,向志司和司令员说明情况!”
&1t;br陈朝阳点头:“有劳吴副军长了。
烈士同志们…就拜托了。”
&1t;br他抬手,郑重地向吴涛敬了一礼。
&1t;br这个礼,敬39军的及时驰援,更敬他们对牺牲战友的承诺。
&1t;br没有更多言语,战场上的情谊,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军礼,便已足够。
&1t;br吴涛回礼,立刻转身去安排护送事宜。
&1t;br这时后勤主任许继伟,拿着统计数据立正汇报:“报告长,弹药消耗数量统计完毕,现向您报告!”
&1t;br陈朝阳点头示意其汇报。
&1t;br“76毫米炮弹,此战消耗八百余,现存…两千三百余。
37毫米高炮弹(含穿甲、高爆),消耗四百,现存约一千余。”
&1t;br这一场埋伏战,不可谓不激烈,若非这些“铁牛”
皆为机动灵活的牵引炮车,后果不堪设想!
&1t;br正是这至关重要的机动性,使得部队能在遭遇伏击的瞬间,以远固定炮兵阵地的反应度,就地展开,&1t;br哪怕是在毫无遮蔽的危险开阔地,并在极短时间内组织起凶猛的反击火力,对敌军形成有效压制。
&1t;br这份在死神镰刀下抢出来的“快”
,极大地抵消了美军伏击的突然性和火力密度优势,&1t;br为后续赵鹏防空营的绝地反击、陈二牛部的坚守,以及最终39军解围争取了生死攸关的宝贵时间窗口。
&1t;br否则,在如此完美的伏击圈与绝对优势兵力的双重绞杀下,被堵在隘口内外的部队,恐怕唯有全军覆没这一条绝路!
&1t;br自然弹药消耗是巨大的。
&1t;br陈朝阳的目光转向杨同新:“同新,给昌平专区,文杰同志特急密电。”
&1t;br“是!
长!”
杨同新立刻掏出密码本和纸笔。
&1t;br“电文如下:”
&1t;br“文杰同志:”
&1t;br“我部于松月里遭遇美2师主力伏击,血战惨胜。”
&1t;br“我部损失:阵亡三百六十七人,重伤需后送一百九十二人,轻伤四百零六人,卫华同志重伤。”
&1t;br“装备损失:76毫米野炮彻底损毁八门,严重损毁需大修十二门。
卡车损毁十五辆。”
&1t;br“定州决战在即,消耗必然巨大。
&1t;br遂急需补充,尤缺76毫米高爆弹、延时引信弹及37毫米穿甲弹!”
&1t;br“命令:”
&1t;br“一、立即启动‘火流星’预案,动员昌平、顺义、怀柔三县所有隐蔽兵站库存!
&1t;br集中所有76毫米炮弹,优先高爆、延时引信、37毫米炮弹优先穿甲弹!”
&1t;br“二、组织最强运输力量,运送安东后勤部!
&1t;br“陈朝阳。
即。”
&1t;br这封电报,字字千钧。
&1t;br两千多76炮,千余37炮,听着不少,但面对定州坚城和可能的海空反击,这点弹药,支撑一场高强度炮战已然捉襟见肘!
&1t;br杨同新迅译好电文,手指在电台按键上敲击出冰冷的电码。
&1t;br完电报,陈朝阳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片覆盖着白布的烈士长列。
&1t;br寒风吹拂着帆布的边缘,猎猎作响。
&1t;br他默默走上前,在队列前肃立。
&1t;br陈二牛、赵鹏、杨同新,以及周围能脱开身的战士们,都自地聚集过来,无声地摘下帽子。
&1t;br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悲泣哀嚎。
&1t;br只有一片沉重令人窒息的寂静,混合着寒风呜咽和远处伤员压抑的呻吟。
&1t;br陈朝阳再次军礼,他的腰杆挺得笔直,但眼神深处,是无法言喻的哀伤与沉重。
&1t;br松月里战场硝烟未散,焦土之上残骸遍布,胜利的代价与缴获正在清点。
&1t;br然而定州城的气氛却已降至冰点。
&1t;br定州城内,霍奇中将瘫坐在行军椅上,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桌上那份刚刚呈上,来自松月里的最后急电:&1t;br“去上你的军事法庭吧,霍奇将军,松月里行动失败。
&1t;br我部团加骑1师第5团装甲营遭毁灭性打击。
&1t;br损失1500人,敌39军万余主力抵达战场。
&1t;br我部正撤向安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