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困难,及时向我汇报。”
&1t;br王秀琴是聪明人,但革命不能有私心,她刻意把这份关注打上了工作的标签,只是回应:“陈书记放心,妇女工作就是要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姐妹。
&1t;br翠莲同志的情况,我会特别留意,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尽量给她一些生计上的方便。”
&1t;br这一年多来,王秀琴确实履行了承诺。
&1t;br她以关心困难妇女的名义,常去陈家偏院走动,给王氏带一些针线活计,工钱给得足,偶尔还会“顺路”
带点棉布。
&1t;br王氏虽然沉默寡言,但每次王秀琴来,眼神里总会透出一丝感激和不易察觉的期盼。
&1t;br她或许猜到了什么,但从未点破。
&1t;br这是一种在惊涛骇浪的时代夹缝中,心照不宣、卑微的默契。
&1t;br车队在风雪中疾驰,即将驶过通往县城的岔路口。
&1t;br就在这时,一辆熟悉、挂着县妇联牌子的旧自行车,顶风冒雪,从岔路冲了出来,猛地横在了车队前方不远处!
&1t;br骑车的人用力挥舞着手臂。
&1t;br“停车!”
陈朝阳立刻下令。
&1t;br他认出了骑车的人正是妇女主任王秀琴。
&1t;br指挥车和紧随其后的几辆车嘎然刹住。
&1t;br王秀琴跳下自行车,顾不得扶稳车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落雪跑到指挥车旁,气喘吁吁,脸冻得通红。
&1t;br“陈书记!”
王秀琴的声音带着焦急和一种完成托付的急切。
&1t;br陈朝阳推开车门:“王主任?这么晚了,风雪这么大,你怎么在这里?出什么事了?”
&1t;br王秀琴喘着粗气,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洗得白、却干干净净的蓝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袱,双手递了过来:&1t;br“陈书记!
这是……这是陈家大院翠莲同志……托我务必交给您的!
&1t;br她说……她说这几天心里慌得很,眼皮老跳,总觉得……总觉得您要出远门……天寒地冻的……她熬了好几个晚上,给您……给您做了双鞋……让您……路上垫脚……”
&1t;br王秀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看着陈朝阳的眼睛,补充道:“她说……不用回话……就……就收下就好。”
&1t;br陈朝阳的心像被狠狠攥了一下。
&1t;br他沉默地接过那个包裹。
&1t;br入手不重,却感觉异常沉重。
&1t;br包裹上似乎还残留着母亲手指的温度和……一种难以言喻、深沉的不安与牵挂。
&1t;br风雪扑打着蓝布,出细微的声响。
&1t;br“她……还好吗?”
陈朝阳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太多情绪。
&1t;br“还好,就是……就是担心。”
王秀琴低声说,眼神复杂,“她什么也没多说,就是让我一定把这个交给您。
我看她……眼睛是红的,怕是哭过。”
&1t;br陈朝阳握着包裹的手指微微收紧。
&1t;br点了点头:“知道了。
辛苦王主任了。
风雪太大,你快回去吧,王氏那边……麻烦你继续多费心。”
&1t;br“陈书记放心!
这是我份内的工作!”
王秀琴用力点头,看着陈朝阳欲言又止,最终只是低声说了句:“您……也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