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压下怒火,脸上依旧保持着沉稳,对那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的老农温言道:“大爷,这两张票子确实有问题。
&1t;br供销社不收,是为了保护咱们老百姓,不让假钱害了更多人。
您别上火。”
&1t;br说着,他利索地从自己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两张崭新挺括、水印清晰、车轮辐条一根不少的壹仟圆真币,不容分说地塞进老农粗糙颤抖的手心里,&1t;br“这钱您先拿着,把盐和布买上,镰刀也换了。
家里等米下锅,不能耽误。”
&1t;br老农捧着那两张硬挺的真票,感受着那截然不同的分量和质感,浑浊的眼睛里先是茫然,随即爆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1t;br他看清了眼前人的面容,枯瘦的身体猛地一震,声音带着哭腔和极度的激动:“您…您是陈书记?!
您是陈书记!”
&1t;br【注:许多读者大大在阅读过程中向作者反馈,陈朝阳的化名周向阳在本文中出现时,会让他们在阅读时感到有些突兀和不自然。
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决定从下文开始,统一使用陈朝阳的真实姓名来进行叙述。
】&1t;br老汉猛地就要把票子往回塞,“使不得!
使不得啊陈书记!
俺…俺不能要您的钱!”
&1t;br陈朝阳坚定地按住他的手,力道沉稳:“老叔,拿着!
这假币祸害乡亲,是有人在挖咱们新社会的根基!
&1t;br这钱您安心用,假币的事,政府管到底!
我陈朝阳倒要看看,是哪个黑了心肝的,敢在昌平的地界上,祸害咱老百姓!”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
&1t;br话音未落,老汉已是红了眼眶,双腿一弯就要跪倒在地。
&1t;br“大爷!
万万不可!”
陈朝阳眼疾手快,双臂如铁钳般牢牢托住老汉下坠的身体。
&1t;br他用力将老汉扶稳,转头对售货员小魏沉声道:“给大爷称盐,足斤足两!
蓝布、镰刀都挑好的!”
&1t;br随即,他环视了一圈周围神情惶惑、窃窃私语的乡亲,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地穿透了供销社略显嘈杂的空气,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磅礴力量:&1t;br“乡亲们!
大伙儿都看到了!
这新币,是咱们老百姓的命根子!
政府给咱的信誉!
谁想在这上面动手脚,挖咱们新社会的墙角,就是跟咱全昌平的老百姓过不去!”
&1t;br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记住!
若是下次,哪位乡亲收到了可疑的票子,别声张!
悄悄告诉供销社的同志,信用社的同志,或者直接来政府报告!
&1t;br别打草惊蛇,别让那害人的东西跑了!
有一个算一个,人民政府绝不答应!
绝不手软!”
&1t;br陈朝阳一番话,如同定海神针,让原本浮动的人心渐渐沉静下来,乡亲们纷纷点头,低声议论中多了几分底气。
&1t;br安抚好众人,陈朝阳迅将那两张轻飘飘、此刻却重逾千钧的假票仔细收好。
&1t;br这才压低声音,语快而清晰地对张根清和小魏下达指令:&1t;br“根清同志,小魏同志,现在立刻办三件事。”
&1t;br张根清立刻挺直腰板,神情专注:“陈书记,您指示!”
&1t;br“是,书记!”
小魏也用力点头,让自己更加镇定。
&1t;br“好!
第一,立刻、秘密清点今天所有收到的钱款,尤其是新币。
凡摸着软、脆、滑,看着图案模糊、颜色不正,或者感觉哪里‘膈应’的,一律单独挑出来!”
陈朝阳的指令条理分明,&1t;br“记清楚:什么时候收的?哪个柜台?买东西的人大致模样?穿着?口音?多大面额?具体哪里不对劲——是纸太薄透光?印得重影?水印模糊?还是油墨味不对?&1t;br这些记录,连同那张可疑的票子,下班后,直接送到县委办公室,或者交到我本人手里!”
&1t;br他加重语气,目光扫过仍在营业的供销社,“但是!
外面一切照旧!
该卖货卖货,该收钱收钱!
脸上别带出半点相来!
就当什么都没生!
明白吗?”
&1t;br张根清重重点头:“明白!
秘密清点,详细记录,单独封存,上报给您!
外面一切如常,不动如山!”
&1t;br小魏也紧跟着道:“记住了,书记!”
&1t;br“第二,”
陈朝阳目光转向张根清,“马上通知其他供销社网点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