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学院宿舍
电磁作战,是无形的第二战场,制电磁权甚至优先于制空权,直接关乎指挥体系的存亡;
特种作战,则是嵌入敌方躯体的致命钢钉,能以极小代价撬动战略天平。
乃至于生化作战………
而在他脑海的更深处,那些更为超前、甚至在此刻显得“惊世骇俗”的思想也正在奔涌:
未来的战争,岂止于疆场?
经济战早已无声启动,金融、能源、供应链皆是武器;
舆论战能于须臾间瓦解百万师的士气,塑造或颠覆战争的正义性;
空天一体战将战场维度从平面拉升至立体乃至星辰,制天权将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更遥远未来,基于网络、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的全新战争形态……
这些理念,任何一点都足以冲击和重塑当下整个军事体系的认知。
让学员们理解并接受这些,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乃至于科技革命。
他们的思维能否转变,直接关系到这支军队未来二十年、五十年的命运,关系到能否在可能到来的、更为残酷的强国对抗中屹立不倒。
压力如山,但这片思想的战场,其广阔与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曾浴血的战场。
他知道,在这里,他射出的每一发“思想的炮弹”,其回响都将无比深远。
压力巨大,但舞台也同样广阔。
现在学院还没有设立将军班,真正开设应该还要晚几年…
“情况我了解了。”陈朝阳沉声道,“感谢政委,教育长。请转告院长,我会尽快熟悉情况,投入工作。至于讲课,”
“我已经准备了很多‘新鲜’案例,就怕学员同志们消化不了。”
教育长闻言哈哈大笑:“好!要的就是你这股劲!咱们这些老家伙,也需要换换脑子了!”
张政委也欣慰点头:“学院就需要朝阳同志这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新鲜血液。
具体工作,让许参谋配合你。今天你先安顿下来,明天正式履职。”
会议结束,陈朝阳与政委、教育长再次握手。
许振邦参谋则侧身引路。
“陈主任,这边请,您的临时宿舍在生活区的‘将校楼’,走过去大概七八分钟,我顺路给您介绍一下学院的主要区域。”
陈朝阳点头,与警卫员一起跟上。
许振邦显然是个机灵且善于沟通的年轻人,他一边走一边开始介绍,语速平稳清晰:
“咱们学院是新建,但用的这片地方可是有年头了。”他指着道路两旁那些颇具规模的灰砖建筑,
“这里最早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军师学堂,后来几经变更,抗战胜利后,又被当时的政府改建成了一所政治学校,规模不小,所以现成的教学楼、宿舍楼、大礼堂都挺齐全。
咱们筹建时,总部和华东局觉得这里底子好,略加改造就能用,省时省力。”
陈朝阳闻言,目光扫过那些建筑,果然看到一些旧时痕迹与崭新标语并存,历史的层叠感扑面而来。
第445章学院宿舍
“嗯,物尽其用,很好。节省了国家大量资金和时间。”他评价道。
走了几分钟,路过一个巨大的操场,虽然天气寒冷,但仍有不少学员在跑步、训练,口号声此起彼伏,热气腾腾。
“这是主训练场。那边是战术训练区,搞了些堑壕、障碍物什么的。”许振邦指了指远处,“文化课和理论课主要在刚才我们过来的那片核心教学楼。”
继续前行,绕过一片小树林,眼前出现几排规整的平房,烟囱里冒着炊烟,空气中飘着饭菜香。
“那边是学员食堂和干部食堂。学院条件有限,但保证同志们吃饱吃热乎。院长政委都和学员们吃一样的灶。”
许振邦说着,又指向食堂旁边一个夯土场地,上面立着两个简陋的木制篮球架,
“那儿是篮球场,休息时候同志们活动的地方,虽然破了点,但抢个球能打出一身汗,最受欢迎。”
王石磊听到这,忍不住插了句嘴:“啥时候都能去练练吗?”他显然是篮球爱好者。
许振邦笑道:“王同志有空随时可以去,不过白天学员们要上课训练,晚上或者休息日人才多。”
陈朝阳也笑了笑:“看来文体活动也不能落下,强健的体魄是指挥员的基础。”
说着,他们来到一片相对安静的院落,有几栋二层小楼,外观明显比学员宿舍更讲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