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短视(1 / 2)

第617章短视?(第12页)

字迹遒劲磅礴,力透纸背:

“……此报告对当前朝鲜战局之剖析入木三分,所提防御及坑道体系构想,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战价值,对我军应对长期相持局面极具指导意义。

建议总参、军委高度重视,组织研讨,并酌情择部试点,以验其效……”

写罢荐语,盖上私章。

一方小小的印章落在纸上,不啻于千钧。

长者轻轻吹干墨迹,将报告原件与荐函整齐叠放,却没有立刻叫人。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拉动了一根不起眼的铃绳。

这不是普通的电铃,而是直通学院机要室值班岗位的物理传讯装置,铃声短促独特。

不过片刻,办公室的木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长者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门被推开,进来的并非普通的文秘人员,而是一位身着整洁军装、表情严肃、约莫三十岁的军官。

他臂膀上没有部队标识,但气质干练,正是机要秘书。

他无声立正,目光落在院长手中的文件上,等待指令。

院长没有直接将文件递出,而是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印有“绝密”

字样的大号牛皮纸信封,以及一张专用的“文件交接登记表”

他亲手将报告和荐函放入信封,拿起专用的特制密封条,在信封背面的粘合处仔细贴上,再次取出自己的印章,在火漆上用力压下印痕。

做完这一切,才将密封好的信封和交接单一起推向桌沿。

“这份文件,按最高密级处理,即刻出。

直送总参办公厅二局作战局,全程三人押运,二为明押,一为暗押,启用专用通道,登记备案。”

“是!”

机要秘书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和疑问,上前一步,双手接过信封和登记表。

他快浏览了一眼登记表上的摘要和密级标注,随即从上衣口袋抽出一支钢笔,在“送经办人”

一栏签下自己的名字和代号,然后向院长和陈朝阳敬礼。

“保证完成任务!”

话落,随即转身,从敲门到离开,整个过程不过五分钟,高效、精准、肃穆。

院长听着门外脚步声迅远去,这才看着陈朝阳:

“报告送上去了,但风波才刚刚开始。

你要有心理准备,会有赞同,也必然会有质疑和反对。

有些话,听起来可能不会太舒服。”

陈朝阳神色不变:“真理越辩越明。

只要能对前线将士有所帮助,对国家有利,个人的毁誉,不足挂齿。”

院长满意点头:“好,要的就是这股子气魄。

下一步,你考虑如何将报告里的思想,转化为学员们能消化吸收的课程?”

“是,院长。

我计划开设一个系列专题讲座,结合夏、秋防可能面临的局势,进行更深度的兵棋推演……”

就在陈朝阳于学院内开始播种新思想的同时,那份承载着未来战火预言的报告,已通过绝密渠道,穿越江南的烟雨,一路向北,送往那个决定着国家命运的方向。

数日后,北平,总参谋部。

一间灯火通明的作战室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7章短视?(第22页)

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十几位肩扛重任的高级将领和负责同志。

罗重文坐在主位,面色沉静如水,他面前摊开的,正是来自汉东,由陈朝阳撰写的报告。

会议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关于报告前半部分对战场形态和敌我力量的分析,众人已基本达成共识。

僵持、消耗,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然而,然而,当讨论进入到陈朝阳对“美帝和谈本质”

的判断时,会议室内原本相对一致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而活跃起来。

“报告我仔细看了,”

一位资历颇深、主管政治工作的负责同志率先开口,他扶了扶眼镜,语气严肃,

“陈朝阳同志对战场形势的分析,有他的见地。

我们确实要做好长期准备的打算。”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尖锐:

“但是,他对美国和谈意图的判断,我认为是极其危险的,是典型的‘左’倾关门主义思想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反映。”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的空气陡然凝固了几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明补牙匠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被废三年后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