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模拟地道战2(1 / 2)

第612章模拟地道战2(第12页)

“玉林同志这手‘藏’字诀,用得妙啊。”

另一位戴着眼镜、参谋出身的学员则更关注战术本身,

他扶了扶眼镜,对身旁的同僚低语,“你看他放弃表面阵地时那份果断,换了我,恐怕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

总觉得丢了阵地就是失职。”

“是啊,总觉得憋屈。

可现在看,他主力完好无损,反倒是云峰同志,拳头抡得再猛,都打在了空气上,自己还累得够呛。”

旁边有人附和,语气中带着豁然开朗的钦佩。

“陈主任这叫停得太是时候了,”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是一名战术教员,他摸着下巴,对周围的学员分析道,

“现在正是双方战术僵持、思维需要突破的关键点。

你看,云峰同志明显是劲没使对地方,玉林同志则可能被暂时的顺利蒙蔽了潜在的风险。”

针砭入骨,全场凛然

陈朝阳没有看结果,而是直接指向沙盘上几处关键地点。

“云峰同志,你代表的敌对蓝军……”

他的声音极具穿透力,

“已经感受到了坑道战的难缠,意识到了不能蛮干。

但你现在的应对,是零敲碎打,不够系统,缺乏连贯的杀招。”

他手指点向沙盘上几处反复易手的表面阵地,每一个点都像是抽在李云峰神经上的鞭子:

“为什么你在费尽力气占领这些阵地后,只想到派兵驻守,等待下一次被反击?

你为什么没有立刻、大规模地在阵地前、交通要道布设地雷和铁丝网?

没有迅构建起你的临时防御工事,将红军的‘弹性’空间挤压掉?

你给了玉林同志太多轻松反击的通道。”

“轰——”

这话不仅炸醒了李云峰,更在观摩席上引了剧烈反响。

“对啊,布设障,这么简单的道理。”

议论的学员满脸懊悔,仿佛在战场上犯下这个错误的是他自己。

“不仅仅是防守,”

一旁记录员眼神亮,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这是主动塑造战场,把红军的反击路线变成死亡地带。”

李云峰死死盯着沙盘,脸色由红转白,

他光想着怎么把敌人从洞里挖出来,却忽略了巩固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立足点。

布设障碍……这看似简单的战术,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竟能产生如此关键的效果。

他脑子里飞快推演着如果当时布下雷场……红军的夜间反击部队将会在归途上遭遇何等惨烈的损失。

他现自己被“挖出敌人主力”

的执念蒙蔽了双眼,忽略了最基础却最有效的战场控制手段。

陈朝阳毫不留情,题更加刁钻:

“还有,你的空中侦察。

为什么只是漫无目的地寻找新目标?

红军夜间反击成功后,部队要撤回坑道,他们的撤退路线、哪些洞口在夜晚使用频繁,

这些动态信息,你的侦察机有没有持续追踪、分析?

你有没有试图建立一条‘夜间活动轨迹’来锁定他们的核心出口和机动路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2章模拟地道战2(第22页)

观摩席上议论再起,这个问题越了大多数人对侦察的常规理解。

“动态轨迹分析……这,这是把侦察用到骨子里了!”

一位年轻的学员喃喃自语,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仅要看敌人在哪里,还要看敌人怎么动……

这就像老猎手盯梢,不光要找到野兽的窝,还得摸清它走路的道、喝水的点儿、啥时候出洞觅食,

陈主任这是把战场规律,摸到骨子里去了,我们的思考,还是太死板了。”

………

陈朝阳将这台下的分析议论尽收耳底,

这番强烈反应的根源,深植于我军当时极其有限的军事实践之中: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中,我军最擅长的是大规模的运动战和广泛的游击战。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是深入骨髓的原则。

除了抗战时期少数几次惨烈的阻击战和解放战争后期的城市攻坚,

更多依赖爆破和步兵突击,我军从未经历过如此高强度、长时期、依托坚固工事的现代化阵地对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被废三年后 钢铁先驱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