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油脉崛醒,三位一体(第12页)
“陈书记,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有了稳定的原油,我们就能摆脱能源束缚。
我的战场,就在这里,不仅是打出油,更是要造出我们自己、高效的钻机和抽油设备。”
周慕白没有看钻塔,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方,投向了未来炼塔林立的景象。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冷静而睿智的光芒。
“原油的品质决定了炼化路径的选择。”
他声音蕴含着强大的专业自信,
“陈书记,我建议立即对岩芯和后续原油进行全组分分析。
只要拿到数据,我们就能设计出最优的炼化方案。
汽油、柴油、沥青……
甚至是更基础的化工原料,我们必须一步到位,建立一个真正具有技术前瞻性的炼化体系,而不是小作坊。”
“正是如此,”
陈朝阳重重一拍手,脸上是找到知己的畅快笑容,
“我要的就是这个,地质、机械、化工,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我们不仅要唤醒这片油海,更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让它成为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强劲引擎。”
三位顶尖的头脑在这一刻达成了高度的共识,无需更多言语,一种并肩开创历史的使命感在空气中激荡。
“好,”
陈朝阳环视二人,“那我们就回指挥部,把这份蓝图,变成可以一步步执行的作战地图。”
回到指挥部帐篷,气氛已然不同。
不再是初闻喜讯时的躁动,而是在明确了共同目标与各自使命后,沉淀下来的专注与决心。
陈朝阳走到地图前,神色肃然:“在北平的正式指示到达前,我们必须先行一步,把框架搭起来,把方向定明确。”
他先宣布了核心组织架构:“立刻成立‘江都地区特殊资源开总前敌委员会’,我任书记,郑教授、慕白同志、赵金山同志为委员。
总前委对整个江都地区的勘探、开、保卫、后勤拥有最高决策权和指挥权。
这是我们未来统一行动的核心。”
随即,他开始部署具体任务:
“郑教授!”
“到!”
“你的核心任务是装备保障与钻探攻坚。”
“第一,要以‘华江一井’为中心,利用现有和即将抵达的钻机,向外围展开勘探,尽快圈定富集区范围,评估总体储量。”
“第二,立即着手筹建‘江都石油机械厂’!
不要局限于修理。
我给你授权,可以立刻从省内各大机械厂、农机厂抽调技术骨干和通用设备。
你的要任务是:仿制、改良并最终能自主生产关键钻具,特别是高效耐磨的钻头,并立即开始研究设计适用于本地地质条件的抽油机。
玉门、延长油田支援的经验要吸收,但更要结合我们汉东的工业基础,搞出更高效、更可靠的‘汉东标准’。”
“明白。”
郑春秋眼中精光闪烁,“有了全省工业体系的支撑,钻头和基础机械构件的问题,我有把握在短期内解决。
抽油机的设计,我可以立即组织力量攻关。”
“好。”
陈朝阳点头肯定,没有半分犹豫,他从不质疑郑春秋的实力。
“慕白同志!”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34章油脉崛醒,三位一体(第22页)
“你的核心任务是技术突破与炼化先行。”
“原油只有变成合格的产品,才能体现价值。
我要求你,立即组建炼化技术团队,设计并建设我们第一座小型实验炼油装置。”
“目标很明确:先要能稳定产出足量的柴油,保障钻机、未来抽油机以及治碱工程重型机械的运转;
其次要摸索出汽油的分离提纯工艺;
同时,对伴生的沥青等副产品也要有效利用起来。”
“我会要求省工业厅,为你开放所有相关的化工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渠道。
你需要什么,列清单,我亲自批。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原则是科学、高效、安全,尽快拿出能用于实际生产的合格油品。”
“陈书记放心,”
周慕白信心十足,“有了省里的全力支持,我们可以跳过很多摸索阶段,直接搭建更先进的间歇式炼油装置。
我有信心在第一批原油稳定产出后,尽快拿出合格的成品。”
“好。”
只是一个字,便是全然信任。
“赵金山同志。”
“到。”
“你的任务不变,地质勘探与储量评估是你的专长。
扩大勘探范围,运用一切可行手段,把这张‘地下藏宝图’画精确、画详细。
为后续的大规模开提供最可靠的地质依据。”
“是,保证完成任务!”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