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您公司出现的问题,或许不是‘女性天性’的错,而是管理机制没有跟上,没能真正做到‘人岗匹配’。”
中年男人的脸涨成了猪肝色,猛地一拍桌子:“你这是强词夺理!女人就是女人,再怎么折腾,也不如男人能扛事!去年我们行业有个女老板,就是因为生孩子休产假,公司差点被竞争对手吞并 —— 这就是女人掌舵的风险!”
“您说的是恒通能源的张总吧?” 我立刻调出相关数据,“她休产假期间,公司营收不仅没下滑,反而增长了 12%,因为她提前半年就培养了三位副手,还建立了完善的决策机制。倒是您提到的‘男性更能扛事’,去年有 5 家男性掌舵的新能源企业,因为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 —— 这又该怎么解释?”
我将数据投影在大屏幕上,每一组数字都清晰可见:“两位先生总说‘男女有别’,却只看到女性的‘所谓弱点’,忽视男性也会犯错的事实;总说‘时代红利’‘搞特殊’,却看不到汪氏背后的战略布局、数据支撑和团队付出。真正的‘理性’,不是用性别给人贴标签,而是基于事实和数据做判断;真正的‘魄力’,也不是盲目否定他人,而是正视不同性别在工作中的优势,让每个人都能发挥价值。”
演播厅里鸦雀无声,两位男士张着嘴,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他们之前的傲慢与笃定,此刻都变成了尴尬与难堪,只能低着头,不敢再与我对视。而我看着大屏幕上那些见证汪氏成长的数据,心中更加坚定 —— 偏见或许会存在,但只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终能打破那些固若金汤的刻板印象。
主持人适时走上前,笑着打破沉默:“汪董事长,您的分享让我们看到,女性领导者不仅有‘魄力’,更有‘温度’。那么对于那些在职场中遭遇性别偏见的女性,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我回到座位上,拿起胸前的微章,指尖轻轻摩挲着花瓣上的 “创新” 二字,声音温柔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我想告诉她们,不必刻意模仿男性的‘强势’,要善用自己的优势 —— 女性的共情力,能让我们更懂客户与员工;女性的坚韧,能让我们在困境中更有韧性。就像汪氏的标识,藤蔓看似柔软,却能紧紧缠绕住目标,开出最坚韧的花。”
“至于那些质疑,” 我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光芒,“不妨把它们当成‘试金石’。当有人说‘你不行’时,不必争辩,用结果证明自己 —— 就像我用汪氏的业绩,打破‘女性不适合掌舵大企业’的偏见一样。真正的智慧,是在质疑中坚守方向,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话音落下,演播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比之前更响亮、更持久。那位中年男人默默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西装下摆;金丝眼镜男士则轻轻点了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与羞愧。镜头再次对准我,这一次,画面里的 “女魔头”,没有了昔日的荒凉与疲惫,只剩下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笃定 —— 那是属于女企业家的智慧光芒,温柔却坚定,足以照亮更多女性前行的道路。
我知道,这场反驳不是结束,但至少,它让更多人看到:女性掌舵企业,不是 “例外”,更不是 “错误”,而是 “智慧” 与 “实力” 的必然选择。而我,汪绿萍,会继续带着这份 “慧眼” 与 “智慧”,在商场上坚定前行,为更多女性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