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协调了中韩技术认证互认,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流程。”
我笑着回应:“去年我去韩国考察时,发现当地冬季气温低,传统动力电池续航衰减严重,就知道这是个突破口,所以让研发中心重点攻关低温技术。至于认证问题,我早就跟商务部反映过中韩新能源产品认证壁垒的问题,他们一直在推动互认工作,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金敏浩恍然大悟:“原来您早就布局好了!我还以为是运气好呢。”
“在商场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运气。” 我语气坚定,“想要抓住机会,就要提前洞察市场需求,还要学会借助国家的政策东风。”
一年后,汪氏集团亚洲海外分公司的版图已经覆盖东南亚、东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尼产业园建成投产,韩国分公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 300%,越南分公司成功打破欧美技术壁垒,市场份额稳居前三。在年度总结会议上,陈峰汇报完业绩后,感慨地说:“董事长,这一年来,我们海外分公司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国家开发银行的低息贷款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商务部的海外市场调研团队为我们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分析,外交部的协调更是让我们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可以说,没有国家的扶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
我点点头,看向窗外日益壮大的汪氏集团版图,心中充满了感慨:“国家的扶持是助力,但真正的根基还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实力和战略眼光。接下来,我们要把亚洲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欧洲和非洲,同时继续深化与国家战略的对接,让汪氏集团的海外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这时,我的手机又响了,是李副部长发来的信息:“汪董事长,高层已经同意将汪氏集团纳入‘国家海外重点扶持企业名单’,后续将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外交协调等方面给予更全面的支持。王副总理说,期待汪氏集团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
看着信息,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汪氏集团的海外发展之路,不仅是企业的成长之路,更是国家实力的彰显之路。而我,将带着这份信任与支持,继续以见微知着的敏锐和高瞻远瞩的格局,引领汪氏集团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