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节气”
如同一套精妙的呼吸法,让联邦乃至参与的银河文明找到了内在的韵律。
然而,嬴政立于观星台,感受着这有序与无序交织的脉动,心中却升起一个更为宏大的念头。
“呼吸,是生命的基石。”
他望着下方在“惰性寒露”
中放缓节奏的启明城,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生命之所以绚烂,不止于呼吸,更在于那呼出之气中,所承载的情感、思想与……歌声。”
张良立于身侧,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席之意,莫非是想将这文明之‘息’,凝练成可传唱、可共鸣的……‘声’?”
“正是。”
嬴政转身,目光如星炬,“节气赋予我们节奏,而歌声,将赋予这节奏灵魂。
我们要创造的,不是一凝固的赞歌,而是一条流淌的、由亿万生命共同谱写的声之河流。”
制度基石:《国歌互动法》与全民创曲
冯劫再次面临立法挑战。
这一次,他需要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国歌”
形式建立框架。
《联邦文明之声与情感共鸣促进法》(俗称《国歌互动法》)应运而生。
法案规定:每日“银河标准时”
o8:oo,即原有的“宇宙打卡”
时刻,变更为“国歌互动点”
。
在此期间及之后,联邦任何公民,以及所有接入星纹网络的文明,均可通过指定接口,提交不过16小节的原创旋律片段、歌词灵感或节奏型。
这些提交将实时汇入一个不断演化的“国歌主链”
数据库,成为集体创作的一部分。
连续三十日未参与任何形式互动的个体或文明,将被系统标记为“情绪活性待观察”
,其后续通过“唱歌”
行为获取相关收益的比率会相应“减产”
,以此激励持续参与。
此法案一经公布,星纹网络再次沸腾。
不再是单一的打卡或请假,而是创造性的输出,这激了公民巨大的热情。
技术核心:恒星谐振编曲机——万物皆可入曲
公输哲和张苍的任务,是打造能承载这宏大创意的技术基座。
他们动用了星纹残卷中最神秘、关联着远古能量的卷九〈昆仑墟〉,将其改造为“宇宙情绪光谱谐振仪”
。
这个装置能采集各种看似无关的“宇宙之声”
:恒星级氦闪的规律性爆频率、太阳风带电粒子流的嘶鸣、乃至通过“第二心跳”
网络匿名聚合的、亿万公民的情感波动(转化为特定频率的谐波)。
所有这些数据,经过一套复杂的算法,被实时转译为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bp)、旋律线条、和声结构。
一时间,格物院的“宇宙录音棚”
成了最繁忙的地方。
技术人员忙着将一颗脉冲星的稳定节奏设为底鼓,将一片星云的电磁辐射谱写成飘渺的铺底pad,甚至尝试将项羽某次熟睡时被记录的、富有节奏感的鼾声,处理成了一种独特的打击乐音色——“霸王鼾鼓”
。
这项“鼾鼓”
采样包一经推出,竟因其浑厚中带着一丝憨直的趣味性,下载量居高不下。
“本王……这……”
项羽得知自己的鼾声成了银河热销音源后,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最终在众人憋笑的目光中,瓮声瓮气地甩下一句:“能用就行!”
然后扛着戟走了,只是背影显得有些仓促。
经济杠杆:歌声挖矿与情绪价值量化
萧何的经济模型再次拓展疆域。
他推出了与“国歌”
计划绑定的数字资产——“共鸣币”
。
公民每提交一小节有效旋律或歌词,每对他人的创作进行一次“灵魂点赞”
(系统能识别敷衍与真心),每转或基于主链进行二次创作,都能自动获得数量不等的“共鸣币”
。
更颠覆传统认知的是,系统算法经过张苍和公输哲的精心设计,对“走音”
、“跑调”
并非简单否定,而是将其识别为一种独特的“情感熵减”
表现。
越是真诚、越是充满个人特色(哪怕不符合传统乐理)的“不完美”
演绎,其被算法认定的“情绪算力”
反而可能越高,从而获得更多的“共鸣币”
奖励。
刘邦在一次直播中,即兴哼唱了一段完全不在调上的“摸鱼小调”
,竟因为其中蕴含的极度放松和诙谐感,被系统判定为“高阶情绪熵减”
,一次性获得了大量“共鸣币”
,引得弹幕纷纷惊呼“跑调也能家致富?!”
文化仪式:宇宙合唱挑战赛与永恒刻录
张良策划的“宇宙级文明之声合唱挑战赛”
,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