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时空的最重要的讯息。
萧亚轩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她重新躺下,目光望向窗外香港湛蓝的天空,阳光洒在她依旧苍白却笼罩着一层母性光辉的脸上。长子廖霆锋和长女廖柏芝的降生,如同在这动荡时局和重重危机中,投下了一枚坚定的砝码。前路依然未知,但有了这对新生命,她们守护“家“的信念,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不可动摇。
系统空间,书房。
柔和的、仿佛永不熄灭的光线洒在书桌上,比以往更添几分暖意。萧亚轩(此刻更确切地是沉浸在母亲角色中的萧雅姿)倚坐在桌旁,虽然眉宇间还带着产后的疲惫,但气色已比前两日好了许多,一种沉静而满足的光辉笼罩着她。谢亦菲挨着她坐着,脸上洋溢着初为“小姨“的喜悦与新奇。
两人面前摊开着素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由萧亚轩执笔,书写着给远方那人的、最为详实也最充满柔情的一封“家书“。
奎:
霆锋、柏芝皆好。霆锋眉眼依稀像我,闭眼吃奶时的神态,却莫名有几分你专注时的倔强;柏芝较哥哥秀气,哭声清亮,已有小淑女模样。
每次喂他们,看他们小嘴急切寻觅的模样,心中便软成一片。换尿布时霆锋瞪着小腿,力气不小;柏芝则安静些,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四处张望。
此等琐碎,从前不觉,如今做来,却满是新奇与感动,仿佛生命的意义,在这一啄一饮、一哭一笑间,变得具体而微。
附上一幅他们的,是空间依我们心意所成,虽非真实,神韵约莫有几分。盼你见之,能稍慰思念。
笔尖落下最后一句,萧亚轩轻轻吹干墨迹。谢亦菲则小心翼翼地拿起旁边一张特殊的“画纸“。那并非凡间笔墨所绘,而是借助系统空间某种模糊的意念成像功能,结合她们二人对婴儿最深刻的记忆与情感,凝结而成的一张模拟画像。画中的两个小婴儿并排而卧,男孩闭着眼,嘴角却微微上扬;女孩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小手握成拳头放在嘴边。两个孩子眉眼间果然能看出几分萧亚轩的清秀轮廓,但那整体的神态,却奇异地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廖奎的执拗与生命力。
她们将纸条和这张承载着无限爱意与期盼的画像,郑重地放在了书桌的固定位置。
前线驻地,冰天雪地。
一场短暂的暴风雪过后,天空呈现出一种被洗刷过的、冰冷的湛蓝。廖奎轮换下来休息,裹着厚重的棉大衣,蜷缩在简陋的、四处漏风的临时营房里。他没有像其他战友那样立刻倒头就睡,而是习惯性地、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期盼,将精神力投向了那个玄妙的所在。
当他的“视线“落在空间书桌上,看到那厚实的纸条和旁边那张前所未见的“画像“时,他的呼吸骤然一滞。
他先是以最快的速度阅读了纸条。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温暖的涟漪。“霆锋、柏芝皆好……““霆锋眉眼像我……““柏芝较哥哥秀气……“这些极其日常、极其琐碎的描述,在此刻他的眼中,却比任何壮丽的诗篇都更动人心魄。他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那对柔软的小生命,感受到他们蓬勃的活力,以及两女围绕着他们时,那份忙碌而充实的喜悦。
然后,他的全部心神,都被那张“画像“吸引了。
那并非照片,线条和光影都带着某种不真实的柔和,但画中两个婴儿那安详的睡颜,男孩倔强的神态,女孩灵动的眼神……一种前所未有的、汹涌澎湃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他一直以来用坚冰和冷静构筑的外壳。
他下意识地伸出几乎冻僵的手指,隔着无尽的虚空,轻轻地、颤抖地拂过画中两个孩子柔嫩的轮廓。动作是那样的小心翼翼,仿佛生怕自己的触碰会惊扰了那份美好。
坚毅如同磐石的眼神,在这一刻,无可抑制地融化,被一种近乎疼痛的温柔所取代。眼眶迅速发热、湿润,视野变得模糊。他猛地闭上眼,却无法阻止那滚烫的液体从眼角溢出,迅速在冰冷的脸颊上凝结成细微的冰晶。
父亲……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这个认知,带着沉甸甸的、血肉相连的分量,狠狠地撞进了他的灵魂深处。那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画中那两个具体的小生命,与纸条上那些鲜活的描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良久,他睁开眼,眼神已然不同。那里面除了以往的坚毅与冷静,更多了一份无比柔软的牵挂和一种更加磐石无转移的决心。
他沉默地起身,走到营房外,在营地边缘被风雪反复冲刷的砾石滩上,低着头,仔细地寻觅着。最终,他捡起两颗灰白色的鹅卵石。它们不大,刚好可以握在掌心,表面被风雪和流水磨砺得异常光滑温润,触手并不冰冷,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吸纳了阳光般的暖意。
他回到营房,找出一小片干净的纸,用冻得不太灵活的手指,写下两个简短却重若千钧的字:
给霆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