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走到书桌前,铺开素笺。谢亦菲也凑了过来。
这一次,她们写下的不再是简单的报平安和嘱咐。笔尖流淌出的,是带着温度和画面的细节,是试图用文字构建一个温暖的港湾,去抚慰那颗在冰天雪地中孤寂坚守的心。
奎:
香江冬日,阳光正好,落在露台的白藤椅上,暖洋洋的,像你从前在农场晒的干草堆。
我与薇薇学着缝小衣,针脚歪斜,她不小心扎了手指,噘嘴吹气的模样,竟有几分孩气。怀特女士说,孩儿们长得很好,动静越来越大,夜里常被他(她)们闹醒,摸着肚皮,便觉一切都是值得。
空间里新采的灵韵茶,带着山丘的暖意,分一包与你。北地苦寒,盼能添一丝暖。
勿念,一切安好,同心守候。
轩、菲字
她们详细描述了香港冬日温暖的阳光,描述了为孩子准备衣物时那些琐碎却充满希望的快乐,甚至提到了谢亦菲小小的失误,将生活的烟火气与脉脉温情,浓缩于字里行间。最后,萧亚轩从一旁的茶罐里,小心地取出一小撮空间特产的灵韵茶叶,用油纸仔细包好,附在了纸条旁边。那茶叶似乎还沾染着空间里灵韵山丘的独特气息,触手温润,仿佛真的带着一丝不易消散的暖意。
纸条和那小包茶叶被轻轻放在书桌的固定位置。完成这一切后,两人心中的那丝莫名的心慌和凉意,似乎也悄然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盈的、坚定的平静。她们知道,他一定能“收”到。
---
当廖奎的精神力再次触及空间,读到那张纸条,触碰到那包带着奇异暖意的茶叶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冲击席卷了他。不再是简单的思念,而是一种深刻的共鸣。
他仿佛看到了香港半山公寓露台上那片温暖的阳光,看到了两个女人在灯下笨拙而用心地缝制小衣服的场景,甚至能想象到谢亦菲被针扎后那委屈又可爱的表情。文字间流淌的平和与期待,与他刚才在哨位上感应到的那份温润心跳完美契合。
而那一小包灵韵茶,更是超出了物质的范畴。它像是一个信标,一个载体,将系统空间那份独特的、滋养生命的温暖气息,以及两女倾注其中的关怀,直接传递到了他的掌心。那微弱却真实的暖意,透过厚厚的棉手套,丝丝缕缕地渗入他几乎冻僵的皮肤,沿着手臂缓缓上行,最终在他冰冷的心口盘踞,化作一团不灭的温热火种。
这一次的传递,超越了文字符号的局限,也超越了单纯物品的馈赠。它建立在那种初具雏形、玄妙难言的情感共鸣之上。孤寂与温暖,思念与回应,在这无声的传递中完成了闭环。
廖奎将那小包茶叶珍而重之地贴身收藏,紧挨着那枚二等功奖章。一枚冰冷,象征着责任与现实的残酷;一包温热,承载着希望与情感的维系。他深吸了一口冰冽的空气,重新将目光投向哨位外那片咆哮的风雪,眼神中的坚毅,如同被淬炼过的精钢,愈发沉静,也愈发不可动摇。
无形的三角,以系统空间为中转,以血脉与情感为纽带,在这冰火两重天的世界里,完成了一次无声却力量磅礴的共振。风雪依旧,寒夜正长,但有些东西,已然不同。
前指后勤调度会议室,设在一个经过加固、相对宽敞的旧仓库里。墙壁上挂着厚厚的棉被帘以抵御寒气,但室内温度依旧不高,呵出的白气清晰可见。屋顶吊着几盏功率不小的电灯,将下方一张用原木拼凑成的长条会议桌照得通明。桌上摊开着地图、表格和各种文件,围坐着十几名军官和后勤干部,大多面带疲色,棉军装上看得到磨损和污渍的痕迹。
廖奎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显得有些不起眼。他是以机动医疗小队组长的身份被临时通知与会的,原因是需要他根据前线伤情特点,对下一阶段的药品储备和配给提出专业建议。这属于他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合情合理。
会议的气氛严肃而务实。主持的是一位后勤部的副部长,嗓音洪亮,语速很快,不断强调着“保障生命线”、“应对极端天气”和“提高运输效率”。各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着冬储物资的消耗情况、运输连队的运力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严寒对车辆、骡马的影响,以及部分路段被冰雪封堵的问题。
廖奎专注地听着,不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关于药品,特别是止血带、磺胺、麻醉剂和冻伤膏的需求数据。他发言时语气平稳,条理清晰,用具体的伤情案例和数据支撑自己的建议,得到了后勤部副部长的点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