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手帕包好的小包,打开,里面是厚厚一沓崭新的大团结。他将其推到李主任面前,神色认真:“主任,这笔钱,一共一千块,是我和谢薇的一点心意,留给公社。”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一千块!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一个壮劳力一年也未必能攒下一百块。
“奎子,你这是干啥?!”李主任霍然起身,“你们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正是用钱的时候!这钱我们绝不能要!”
“主任,您听我说完。”廖奎语气沉稳,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这钱,不是白给公社的。第一,算是支持咱们公社的养猪事业,买些优良种猪,或者改善猪舍。第二,作为咱们畜牧兽医技术小组的活动经费,买书,买器材,或者奖励学得好的年轻人。我和谢薇虽然走了,但希望咱们红星公社的技术根子不能断,还得发扬光大。”
他看着李主任,又看了看陈卫红、老王头和赵小深这些技术小组的骨干,眼神真诚:“我们在红星公社学的手艺,立的根基,一辈子都忘不了。这钱,就当是我们为这片土地尽的最后一点心力。”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廖奎这番举动和话语震撼了。他自己前途未卜,身处逆境,想的却还是公社的发展,技术的传承。
李主任的眼圈彻底红了,他颤抖着手,拿起那沓沉甸甸的钞票,感觉有千斤重。他了解廖奎,知道这孩子主意正,决定了的事不会改变。
“……好!好!奎子!”李主任声音哽咽,重重拍了拍廖奎的肩膀,“这钱,公社收下了!我李在这里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绝不辜负你和谢技术员的这片心!咱们红星公社的养猪场,还有技术小组,一定会办得更好!将来……将来要是你们在外面……累了,想回来了,公社,永远有你们一口饭吃!”
这一刻,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苍白。这份超越了个人得失的情谊,如同一道暖流,深深浸润在每个人的心中。
接下来的两天,廖奎和谢薇一边接受着乡亲们源源不断的馈赠,一边悄悄将大部分体积大、不易保存的物资,以及那珍贵的粮票、油票,都转移到了系统空间之内。明面上,他们只留下两个看起来鼓鼓囊囊、实则装着轻便物品的行李卷。
离别的时刻,越来越近了。但红星公社用它最朴实无华的方式,为他们装备了远行的勇气和对抗严寒的温暖。这份沉甸甸的乡情,将是他们未来在北大荒风雪中。
红星公社的暖意与馈赠,如同给即将远航的船只加载了压舱石,沉重,却让人心安。但廖奎深知,前路是真正的惊涛骇浪,仅靠这些来自关内的物资和情谊还远远不够。在离开前的最后时光里,他将重心放在了外人无法窥见的系统空间之内,进行着更具针对性的最后优化。
夜深人静,公社仓库的小房间里,廖奎和谢薇的意识沉入了那片属于他们的天地。
之前随手种下的蔬菜长势依旧喜人,但廖奎的目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长加速。他将乡亲们赠送的各种种子一一取出,特别是那些耐寒、耐贫瘠的品种,如土豆、萝卜、大白菜以及生命力顽强的麸子(一种黍类)。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大面积播种,而是划出了一小块试验田。
“薇,我们把这块地的温度调低一些试试。”廖奎意念微动,尝试引导空间模拟外部环境的低温。效果并不完美,空间的“灵韵”似乎更倾向于促进生长,对抗他的“降温”指令,但最终,这块试验田区域的温度还是明显低于周围,土壤摸上去带着一丝真实的凉意。
他们将耐寒种子小心翼翼地播撒下去,密切观察着发芽和生长情况。同时,廖奎指挥着谢薇,将之前与李逍遥交易得来、原本堆放在储物区的大量粮食,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玉米、高粱等粗粮放在易取用的外侧,精细米面和压缩饼干则妥善收藏在内层。那些厚重的军用棉衣、棉被,也被重新整理,确保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取出。
“启动【虚拟训练空间】,环境设定:北大荒冬季,暴风雪,户外。”廖奎下达了指令。
瞬间,周围景象变幻。温暖如春的空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呼啸的狂风、漫天卷地的鹅毛大雪和能见度不足十米的混沌世界。刺骨的寒意即便只是模拟,也让人精神一紧。
廖奎没有进行战斗训练,而是设定了几个极其具体的场景:
1.牲畜紧急救治:模拟在风雪中,发现冻伤的牲口,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初步处理和转移。
2.极寒环境生存:模拟在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