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精准地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并且给出了在现有条件下最实际、最具操作性的处置方案。
评委们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主考官点了点头:“观察细致,判断有一定道理,处置建议符合实际。通过。”
虽然没有高分赞扬,但“通过”两个字,已然是对廖奎最大的肯定!
廖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微微鞠躬,走下了考核区。
老王头在外面激动得差点把麻袋包裹扔上天,被赵小深死死按住。赵小深也长舒一口气,对着廖奎竖起了大拇指。
而李文军的脸色则有些难看。他无法理解,一个连“病原体”都写不出来的人,怎么可能仅凭“看”和“听”,就做出如此精准的判断?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体系。
廖奎没有理会其他人的反应。他默默地走到一旁,心里清楚,这场诊断考核,他赢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那份系统加持下、近乎本能的“洞察”与“共情”。
这让他更加确信,他这条路子,并非一无是处。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广场某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一个穿着普通中山装、一直默默观察着比赛过程的中年男子,在本子上写下了“红星公社廖奎:观察力异常敏锐,诊断方式独特,疑似具备特殊直觉”的字样,并在后面打上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暗流,依旧在涌动。
接下来的重量估算和实操,才是真正考验硬实力的时刻。他这条土鱼,刚刚在诊断的浅滩显露出了独特的鳞光,能否在更深的激流中稳住身形,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