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浅浅端坐在灵州一系势力的最前方,昔日的纯正和笑容早就在她的脸上消失,现在的她,不是家族长辈庇护下的少族长,而是梧桐王氏的掌舵人,承担着家族崛起的所有压力。
如今是王氏几百年来最辉煌的时候,却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筑基家族到紫府家族的阵痛正在持续的摧残着她的心神,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宋仙鸣。
今日的这场大族议是她第一次出席,放眼望去,周围全是紫府大修士,身后那或明或暗的目光更是如芒刺背。
所有的目光似乎都在告诉她一个实施:“德不配位。”
面如平湖,掌心却已然渗出了冷汗。
灵州是宋氏的起源之地,王氏能够坐上领头羊的位置,全凭宋氏的信重,因为他们在宋氏最低谷的时刻不离不弃,坚定的站在了宋氏的身边。
这是王氏上下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宋氏也确实给与了他们无比丰厚的回报,荣宠至极。
王晚舟离世的时候,宋长生亲自上门吊唁,王清泉陨落的时候,宋仙鸣更是亲自到场。
这样的待遇,放眼四州也仅此一家。
可随着老一辈修士逐渐凋零,王氏众人渐渐发现,王氏和宋氏似乎有些渐行渐远了。
他们原本的位置也被赤氏逐渐取代。
这个发现让他们感到惶恐,如果失去了宋氏的信重,王氏还能维持今日的地位吗,还能做到王清泉遗言之中说的那样,跻身紫府家族之列,为宋氏牧守一方的伟大愿景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没有宋氏的支持,他们什么都不是。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才恍然惊觉,往日的情分是会耗尽的。
王晚舟和王清泉的相继离世,更是加速了这一现象。
他们若是再不能拿出一些令宋氏满意的成绩,或许有一天,她座下的这把椅子就要换别人来坐了。
可能是流云宗,也可能是这些年正在奋起直追的齐氏和张氏。
这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大族议,或许就是决定王氏最终命运的时刻。
而这一切的压力,都需要王浅浅这个族长来承担。
她不是没有承担这份压力的准备和自信,可现在她最缺的就是时间,她不知道在这一场族议之后,宋氏对王氏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种位置才是她彷徨的根源。
就在她想着怎么做才能让宋氏不至于对他们这么快失去信心的时候,她突然感觉周围看向她的目光发生了变化。
她抬起头,发现宋长生竟然不知道何时走到了她的面前。
“多年不曾见面,表妹竟然也已经突破筑基大圆满之境,舅爷在天有灵,想来也会感到非常欣慰。”(详见第三卷178章)
宋长生语气温和,还带着一丝对故人的缅怀,让王浅浅原本有些彷徨不安的心顿时安定了下来。
她下意识的站起身来,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恭敬的垂首道:“是小妹疏忽了,继位以来一直未曾亲自前来拜见,还请真人恕罪。”
眼前之人的容貌与当年一般无二,同样的意气风发,可她却已经不敢再以“表兄”相称,这些年双方的身份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只是,相隔百余年再次从他的口中听到这个称呼,倒是令她前所未有的心安,宋长生还是念着几分旧情的,今日之事或许还存在着转机。
宋长生微微一笑道:“到底是有些日子没见了,称呼都生疏了。
倒也怪我,这些年忙着修炼,连你继位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亲自到场,是我这个做兄长的不是。
如今天下承平,来往也方便,今后应该多多走动才是。”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看向王浅浅的目光顿时变了,特别是灵州一系的附属势力更是有些始料未及。
他们原本以为,王清泉离世之后,王氏和宋氏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断了,不曾想王浅浅竟然也如此受宋长生看中,王氏的福源未免也太深厚了一些。
心中升起的那一丝妄想瞬间被掐灭。
见状,宋长生心底甚是满意,他专门为王氏站台,为的便是这个效果。
王氏是有些不争气,但这些年也算是兢兢业业,最主要的是忠心、规矩,没有仗着宋氏的荣宠侵占其他势力的利益,这是极为难得的,因此他暂时还没有让其他势力替代他们的想法。
再加上,王氏现在的族长乃是王浅浅,哪怕是看在她爷爷王晚舟的面子上,他这个做表兄的也得拉她一把。
当初他还未发迹的时候,王晚舟不图回报,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