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黑色的墨锭,足有砖头大小,墨锭侧面刻着“艮岳藏珍”四字,断面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
“这是……松烟墨?”小林愣住了,“花了这么大功夫,就找到块墨?”
陈轩拿起墨锭凑近闻了闻,忽然笑了:“这可不是普通的松烟墨。你看墨锭上的纹路。”他用指甲刮下一点墨粉,在石函底部的白纸上一抹,墨粉竟组成了一幅微型地图,标注着开封城的七处地点,每个地点旁都画着个小陶罐。
“玄山氏把真正的藏宝图藏在了墨里。”陈轩恍然大悟,“玉玲珑只是幌子,他真正收藏的,是当年从艮岳流散的七件宋代文房珍品。”
这时,老三带着人闯进了石室,举着铁棍狞笑:“跑啊,我看你们往哪跑!”
陈轩将墨锭塞进小林背包,指着石室角落的通风口:“从那走,通往后山。”自己则抄起地上的石杵,挡在门口。
老三挥棍打来,陈轩侧身躲过,石杵砸在对方胳膊上,发出一声闷响。混乱中,小林已经爬上通风口,回头喊道:“师父,快走!”
陈轩虚晃一杵逼退众人,转身钻进通风口。狭窄的通道里满是灰尘,两人手脚并用地往前爬,身后传来老三气急败坏的咒骂声。爬了约莫十几米,前方透出光亮,钻出通风口,发现竟在繁塔后山的竹林里。
小林瘫坐在地上喘气,指着背包:“那墨锭真这么重要?”
陈轩掏出玄鉴镜照向背包,镜面映出墨锭的虚影,七处藏宝地点旁的陶罐里,渐渐显露出器物的轮廓——有玉笔洗、青铜镇纸、玛瑙砚台……每一件都散发着柔和的金光。
“这七件文房,合起来叫‘宋室七珍’,是宋徽宗的御用品。”陈轩望着开封城的方向,“玄山氏当年冒着性命危险从金人手里夺回它们,藏在民间。现在看来,我们得在伪古堂之前找到这些珍品。”
竹林深处传来警笛声,显然是老张帮忙报了警。陈轩拍了拍小林的肩膀:“走吧,下一站,龙亭湖。”
阳光穿过竹叶洒在玄鉴镜上,镜面星图缓缓旋转,其中代表龙亭湖的那颗星正闪烁着微光,仿佛在指引着下一段旅程。陈轩知道,这不仅是对古玩的追寻,更是对玄山氏守护文化的传承——那些历经千年的器物里,藏着的从来不止是历史,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