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富春递了一沓纸过来。
红头文件。
谢昭接过来,看了看,眼睛倏地一亮。
“八七工程?”
“对,八七工程。”
肖富春叹了口气,看着谢昭,眸色有些感慨又有些自豪。
“七七年开始启动,到如今,第十个年头了,咱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正负电子的对撞,但是,我坚信,只要咱们源源不断的输送年轻人才,总有那么一天,咱们能成功的!”
谢昭攥紧了拳头。
八七工程。
这个项目,他上辈子就听说过了。
科技强国,这个工程从七十年代开始启动,跌跌撞撞,经历了国家经济上下浮动,它也跟着起伏不定。
上辈子,谢昭就在报纸上,新闻上,以及电视机上,见到过这个项目数次。
这关乎物理界和国家科技能否进步的伟大研究项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37章八七工程(第2/2页)
更是在这过程中,为国家培养许多尖端人才。
而重生一世,谢昭接触到物理行业后,才知道这个过程究竟有多艰辛,多困难。
想要单单凭借想象力,在被国外极端垄断的前提下,靠着一支笔,一张纸,算出来各种各样电子运行轨迹,简直难如登天。
只是。
有志者事竟成。
谢昭清晰无比的清楚,88年,也就是后年,第一次正负极电子在研究所内碰撞成功。
此事引起国内外物理界轰动。
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成功,标记着我国物理界的一大突破,使我国物理在粲物理研究领域一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后续推动同步辐射应用等多学科齐头发展。
谢昭的内心澎湃了起来。
他攥紧了手里的文件,立刻抬头看向肖富春。
“院长,您的意思,是让我也参加这个项目?”
肖富春看着面前的青年。
他眼睛里熠熠生辉,看着自己那一脸期待的样子,以及用力攥紧的手。
此时此刻。
他好像才从眼前的青年眼睛里看见一丝独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特有的蓬勃朝气。
或许,这也是他选中了谢昭的原因吧。
“嗯,前两天接到的通知,项目缺人,要年轻血液,你的天赋和意识都很好,好好干,以后一定能有所成就。”
肖富春说完,顿了一下。
神色稍稍凝重,伸手在谢昭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只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
谢昭愣了一下,问道。
肖富春没说话。
他走到窗户旁,推开,外头一支嫩芽探进来。
风涌动,吹动他一头的办法。
肖富春拧开水杯,喝了一口茶水,淡淡道:“我是第一批参与者,到如今,第十年了,你能明白吗?”
谢昭攥紧了一下拳头。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