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反目成仇的兄弟(2 / 3)

是两条横贯的水泥路。

    房屋多为砖石结构的平房,样式简单,间或有木质结构的屋子,窗户少,透不进去光。

    在南街上有一家大型供销社,往外走三百米,就是卫生院和一些小摊铺,道路尽头,就是赶集的场所。

    平日里摆着猪肉摊子和一些农产品,是一个大型的集散中心。

    北街则是偏向工业街。

    小型的粮食加工厂,帮着脱稻谷,打面,磨粉等等。

    还有农具修理厂,都是集体所有制企业。

    镇子上没有公交车,大部分都是靠走路或者自行车,因此道路虽然不宽,但是半点不拥挤。

    谢昭虽然很少来向阳镇。

    但是他对这里很熟。

    不为别的。

    因为这里是陈东海起家的地方。

    谢昭出生那年,也就是意外被人换成陈东海儿子的那一年,是陈家最穷的时候。

    64年,还是集体承包制,老陈家被排挤,分到最苦最累的活,家里又只有陈东海一个儿子,常常工分挣不够。

    长年累月饿肚子早就是常态。

    那年年尾,谢昭出生,下大雪。

    陈东海爹妈上山砍柴过冬,从山上摔下来,一场重病耗费家里全部积蓄,倒欠生产队十几元外债和工分。

    家里问队里借了半年的粮食,实在是被逼得没法儿,陈东海一瞧爹妈躺床,儿子刚出生嗷嗷待哺,媳妇儿饿得没有半口奶。

    他顶着投机倒把的风险,开始做小生意。

    一开始是偷偷卖鸡蛋。

    后来又是卖鞋底,再后来,机缘巧合被人提拔到制衣厂,干推销员的工作。

    几年过去,他受不了这个气,一怒之下辞职,借钱,开始在向阳镇搞起小型服装加工厂。

    他凭借自己之前积累的人脉和资源。

    送钱打通了向阳镇的关系,弄到了集体企业的挂牌。

    一步步将生意做起来,直到那年展销会,一飞冲天,将东海服饰这个品牌远销江城各地。

    他可是在向阳镇呆了足足八年。

    谢昭也在这里成长到八岁。

    骑着自行车,穿过南街,一路朝着北街左拐,到第三个胡同口子时,谢昭停了下来。

    这里和记忆中没什么太大差别。

    一排木头房子,挤挤挨挨在一起,地面是青石板铺的,家家户户的门头都很窄,有的还要下楼梯才能进去。

    最里头是陈东海以前的家,不过后来挣了钱,就搬出去了。

    谢昭在第六个门头停了下来。

    门外坐着一个老人,七十多岁,头发花白,穿着对襟袄子,眼珠子浑浊,有些木讷的坐着。

    谢昭认出了这人,他停好自行车,走过去,俯下身子,喊道:“孙爷,还记得我吗?我是谢昭。”

    孙洪光浑浊的眼珠子动了动。

    谢昭?

    很模糊的名字了。

 

最新小说: 哄我婚前试爱?闪婚哥哥死对头他才后悔 别给我刷黑科技啦 乱世帝都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宦海狂澜 被他吻时心动 重生1985,从卖火锅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官妻 无敌大百科[快穿] 废婿之隐龙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