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以振农桑。
兴官学取三舍,以正天下文风。
克复郑、湟、廓三州,一洗前朝国耻”。
这开局!妥妥的一个盛世明君的做派。
却又因“其志不足以兼包”,疑惑权臣而毁党人碑。这又立又砸的,玩的不亦乐乎,倒是忘了“心乏平正,旁言纷杂制断皆由旁出”之戒。
殊不知这“法不一则奸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
以至朝上人众繁多,却不聚生气。金玉之态,内里则是一个形如散沙。
倒是应了“蒙以养正”之言,应在正气上下的功夫也。
然,朝中有臣者尚存正气,且不堪这污浊。
如那天觉先生之流,便自去且不顾盼。
何也?鹤立鸡群者非鹤也,真正的鹤是不跟鸡在一起的。因为鹤有鹤的傲骨,而非因为了些吃食且忘记自己是鹤。
此乃一家之言,有兴趣的看官可以一同探讨。然,万望各位,与那键盘上下手轻些。如果单单只为骂人解气,小可也略懂些个拳脚。
书归正传。
说那皇城司领了圣旨,便派下押司前去监刑。
这监刑官的人选倒是让那吕维颇费了一番心思。
原是有个亲信之人,便是那日夜审校尉宋博元的押官。
经那夜审理宋家校尉博元之事,吕维也对其颇为倚重。
然,这无功受赏的,于这皇城司却也是难以服众,毕竟能进这皇城司的且都是有些个来历。
于是乎便派了一个差事与他,提了他六品皇城使前去查抄程之山与那冰井司往来书信。
却不成想,那一队人马却被那吴王赏了一顿乱箭,那新任皇城使便带了标下一众人等奔那枉死城快马加鞭。
这吕维无奈,也只有另选其人也。
然,眼下却是个无人可用之际,倒是押司吴双入得那吕维的法眼。
说这吴双,原名单字一个淼,字河润,盖因此子五行缺水而得名也。
此人幼时丧父,其母改嫁,又丧父。于是乎,其母又与人做了小妾。
倒是克的主家丧命,饶是合了这“五夫守宅”的命数。后,母子便相依为命。
少年入京科考,便改了名字取那国士无双之意。
倒是不负那改名之功,饶是让他博了个同进士的出身。
这同进士是个什么级别?
宋代文化昌荣,科举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基本上什么官二代垄断取仕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读书人也能通过科举逆袭。
宋制:进士分五甲。
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
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
三、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别小看这五甲,亦是参加过“御试”之人。
这参加过“御试”的就很牛吗?
那可不是一般的牛。你得先经过各州举行的“取解试”。能过关的,才能进入由礼部在开宝寺内贡院举行的“省试”,考过了才能参加科考的终极目标“殿试”,也就是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和君前答对,亦称之为“御试”。
那是可以“予披宫锦还家”的,俗话中的“衣锦还乡”便是说的这事。
然,这吴双却因家中无钱朝中亦无人,只派了个“记禄”的闲官。各位,您可看清楚了,是“记禄”不是“寄禄”。两者的区别是,一个发钱,一个不发钱。
无奈,这无双只得投奔这出了五服的表兄吕维,做了这皇城司的押司之职。
“御试”的同进士当押司?
那就相当于博士生去做一个书记员啊!饶是一个奇葩。
然在宋也不是什么奇葩。看在哪个衙门当这个书记员了。
皇城司,前称“武德司”那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
且不说这皇城司,说那无双。
这押司官本是掌管书文的文吏,此等外差且是轮不到这押司当任。却也是无奈,那吕维身边无人也。
那吴双却不如此认为,却心众暗道:此乃表兄赏识我也。此时若办的妥帖便是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于是乎,便打起百般的精神,领了监刑官的职差铁下心来办理宋家父子发配流放之事。
那宋正平接了那荒唐的圣旨,却坦然处之。
谢了恩典便唤了那丙乙过来,轻声道:
“你与我黥面如何?倒是让我少受些个疼。”
那行刑差役都知道这宋正平是这京城中出了名的大善人,本就不愿意行刑。若在他手里毁了面目却不知要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