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称呼——好人!
然,好人,注定是会被牺牲掉的。
不仅是过去,现在更是亦然。
因为好人,即便受了伤害也不会去伤害别人。
以至于,现在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发“好人卡”便源于此。虽然是我辜负了你,但是你不能伤害我。
姑且说一句“你是好人”。或声情并茂,两眼含泪道“我认你做个哥哥吧”倒是能惹的这好人的怜悯泛滥成灾。
如此,那发“好人卡”的,既免去了许多的麻烦,又能留得个叫做“哥哥”的备胎在身边。那叫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且不用付出任何的代价就能享受这份爱护和照顾,而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无他,谁让你是“好人”?且心甘情愿当这“好人”?
咦?是你馋别人的身子,却说人家女孩卑鄙?
得,先别说什么爱情。世间万物,哪一件事不是交换来的。
即便是父母,年轻时对你千般的呵护,万般的疼爱,也会图你一个年老体弱,不可谋生之时的一个反哺?
“养儿防老”说的也就是这回事,也别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一个和你不相干的人,凭什么去死气白赖的接近你?爱护你?爱情吗?非也!爱,说白了就是一个冲动。即便是情到深处,两人结婚了,最终也是一个少年夫妻老来伴,终究是要相互扶持了走过残生。
此话说起来薄情寡义,却也是个躲也躲不过去的事实。
如是,且在年幼,情窦初开之时的男女且都有这份心机,更不用说那久经官场厮杀之人。他们的招数可是比这情情爱爱的时候发“好人卡”叫声便宜“哥哥”这般的宵小伎俩要阴损的很。
也别说他们会鼓励你,鞭策你。会对你说:“年轻人,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万事大局为重。”
不过你身体上心理上都付出了,利益牺牲了,不去计较得失还能计较什么呢?
毕竟你也有家庭,你也有父母。不去计较的话怎么办?最起码,你也得活吧?
能这样忽悠你的人,只是想得到你那份应得的利益,让你甘作给把草就能干活的牛马,疯狂的榨取你的剩余价值而已。
一旦让你“大局为重”,那你的小心了,能跑就赶紧跑。因为他们已经将你排除于他们的这个大局之外了。
“不惜一切代价”,这话说的高大上,让人热血沸腾。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但凡听到这句话,你就不是一个人了,只是他们口中的那个“在所不惜”的“代价”?
所以,宋正平这“大德”也逃不过会被人出卖的命运。
而且,这个命运残酷到会被任何人出卖。
包括吕维,包括朝堂两党,包括那些个曾受他恩惠的百姓。同样也包括那个在奉华宫无所事事,类似文青的官家。
为何如此?
还能如此?
便宜呗,能占就占了。
回到书中。
旁越且不知这吕尚只因自家失算丢了性命,倒是觉得古来死士多如牛毛,以他的心性视之,这就是一个平常的再也不能再平常的双杀计。
若是自己贪功,拿了证据必献予童贯邀功。童贯也会拿了实证扳倒这幕后之人。
然,一旦献上,便是治童贯的死期。
如何如此说来?其间倒是有二。
一则是此疫病凶悍,传染性极强,染病者九死一生也。还没等你扳倒他,你这边的人就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二则,这幕后之人位极人臣。所谓“抓贼抓赃,捉奸见双”的道理自然是知晓的。
你空口无凭的,人家也不会自证清白,证据,总得让人验明吧?
于是乎,这物证必公布于朝堂、奉与圣驾。
这于龙体有伤之事,几与谋反同罪!
而经此一事,那宋正平姑苏抗疫亦是功亏一篑。
且这赵家天下祖训为不杀文臣,顶天了判下一个贬官、流放,而不致身死。
如此算来倒是代价着实是大了些。
如此说来,那旁越烧了这证据尸身,也不是唐突之举,实在是个无奈之举。
望了那熊熊焚烧的火堆,心下即便是再有不甘,也只能如此罢了。
且在众人皆在惋惜之时,便是听的院外号炮三声。
此乃大阅之礼。
前几日那童贯入城便是鸣炮三响,此番倒是不知为何。
众人惊诧,倒是旁越稳了心性,放开那顾成道:
“正平先生先生头七,与我整装,送他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