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20章 风起矣

第20章 风起矣(3 / 4)

说罢,便躬身递上,那黄门公看了一眼没接,却问道:

“你这老官,和我打甚哑谜?”

高顺闻言,便捧了札子道:

“东平郡王请赏札子。”

黄门公听了那高顺此言,倒是眉头一紧,道:

“一个清闲居京的郡王,他请得什么赏?”

高顺闻言,随即近了一步,低声道:

“倒不是他请赏,只是有言:宣武将军宋粲汝州有功……”

倒是话未说完便停了下来,抬了眼看那黄门公脸色。

黄门公听罢却是心下一惊。

咦?倒是一个寄禄的外姓、二等的王爵,一纸上书,却让这内宫的主司惊慌如此?

说这东平郡王倒也是个无权无势的,却是前世积德,生了一个好女儿。

初为御侍入宫,绍圣二年五月,封美人,十月晋婕妤,有盛宠,绍圣四年晋封贤妃。

元符二年八月,便立为皇后。后,哲宗崩,徽宗继位,尊为元符皇后,崇宁二年,尊为“太后”。

北宋对于皇亲国戚的管理且是于其他朝代不同,宗室且归那“宗正寺”管理。

一旦入了“宗正寺”便有种种限制,允许参加科举,进入地方任职。亦可参于朝会,但,只能旁听,不得发表意见。

也就是说,一旦进入“宗正寺”的皇亲国戚,基本上不能参政议政,不可领兵,不可结交大臣,甚至不可出京。

也就是“皆赋以重禄,别无职业”,官家给你好吃好喝的养了,什么仕途什么前程什么权势?想都不要去想。那东平郡王亦在此列。

不过也有例外,吴王一脉且是有得文、武的实权。

那位说了,怎的偏偏他有?也不看看他妈是谁?又是一个积年的带兵。朝堂之上无论两党,还是其他,只要他肯出面,也是有掩了鼻息,俯首听喝。

然这东平郡王且比不得吴王的身家。

让这黄门公心惊的是,这不曾参加过朝会,且是前朝的皇亲国戚,此时却要顶了弹劾为一个寄禄的宣武将军,殿前司的马军虞侯请封?

他且知道那宋粲是谁?

奇怪之余便随口问了:

“他怎知晓那宋家的小哥?”

高顺听罢倒是面无波澜,笑了躬身回道:

“许是崇恩宫前几日要了朝臣上疏,夸了那宋粲几句……”

说罢便做了一个摊手。然,云淡风轻之中,那黄门公听罢此话饶是一番头皮发麻。且是听闻刘太后是从高顺处要了那朝臣的札子去。

想这后宫,自那崇宁元年再废元佑皇后孟氏且得了些许的宁日,如今却见得东平郡王请赏札子,便感再现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也。

倒是三朝的宫内御侍经历,此番饶是让这老家伙心下一紧,且又是个无话可说。

话说这两个哲宗的皇后在这徽宗朝倒是能掀起多大的风云?

且是不敢小看了她们。这俩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元佑皇后孟氏乃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的孙女,背后且是深厚的禁军背景。

年方十六由那太皇太后高氏选入宫中,深得太皇太后高氏和嫡母皇太后向氏的青睐。

元佑七年,经太后高氏授意于文德殿哲宗亲立她为皇后史称“元佑皇后”,时年二十。

然,好景不长,绍圣三年因“蛊毒厌魅”之事被废黜。

孟后“巫蛊案”事发后,哲宗曾召集宰相商议。

章惇请礼官共同商议对策,蔡卞“既犯法矣,何用议为”。

于是乎,便是“乞掖庭置狱,差宦者推治”哲宗遂令内押班梁从政、管当御药院苏珪与皇城司鞫问完毕后。

哲宗命侍御史董敦逸覆录,史称“瑶华秘狱”。

判词曰:“皇后孟氏,旁惑邪言,阴挟媚道,迨从究验,证左甚明。狱辞其孚,覆按无爽。废居瑶华宫。”同案王坚、法端、燕氏处斩。另有旨下:“凡所连逮,以等第定罪。经由失几察等官,贬秩罚金有差”

然,元符三年,哲宗崩,徽宗继位。

向太后授意恢复孟氏皇后名号,尊为“元佑皇后”。

次年,向太后崩。崇宁元年,孟氏再次被废黜,重居瑶华宫。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之号又当道士去者。

然这“蛊毒厌魅”为由的“瑶华秘狱”到底冤不冤?

倒也说不出个冤来。

若深究的话,便是那孟氏皇后要续那高太后之路,向太后之途,重拾那垂帘听政之事再现元佑更化。倒是让这两位当皇帝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三国大军湿家 话说史记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大宋闲医 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