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20章 破书残卷

第20章 破书残卷(1 / 5)

一时间,那兵库的上下且是一个群情激愤,纷纷上了坂去,势要找回一个公道。

结果上来一看却是个傻眼。

怎的?

那宋易的手艺竟然是已经失传多年的了扎甲方式。

那帮兵库的看了也是个傻了眼的挠头。

虽那《武经总要》有札甲方式详载,然到的现下亦是无人能可作。

咦?不是有记载的吗?怎的还会失传?

这个工艺这个事且不好说来。

失传的原因很多,或许是原材料缺失,或者是传承人不继。

况且盔甲这玩意看似简单,拿根皮绳就能穿起来。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了。

皮绳怎么盘,需要绕多少个圈圈,那个地方该松,那个地方该紧。绳结该怎么打,什么地方用皮绳什么地方用牛筋,即便是皮绳的粗细也是有讲究的。

你一条皮绳全按一种方式穿上千个甲叶,也能弄出个大致形状来。

但是一旦穿在身上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盔甲是军士穿来是冲锋陷阵打仗用的,一路上人跑马颠的。人还没跑到敌军阵前,盔甲便是个松松垮垮,且是不用敌人动刀动枪。

倒是那北宋武备荒废么?

也不能那么说。

我倒是认为北宋的武备已经是历朝历代的巅峰的存在了。

首先是武备制造的准工业化的流程。

这是个里程碑,工业化的产品优势在于能大量的生产,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的装备军队。

而战争,胜负的不在于你多能坚持,多能卧薪尝胆,能死多少人。

起决定作用的是你的资源和生产能力,而标准化的工业产品除了能大规模的装备军队外,更重要的是能进行零件互换。

也就是一领甲一旦坏了的话,还能为其他的残甲提供零件,进行再次的利用。

那位又说了。你这宋吹!

既然宋朝都那么强了,那为何有“靖康之耻”、“崖山之难”?

这个很难说,我只能说,宋非亡于战。

不论是南北宋,其灭亡的问题很复杂,复杂到能牵扯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整个思想史和政治史。

但是也很简单,简单到用四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文人政治”。

我们从史书中回顾宋这个三百来年的历史,其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内容都是极其丰富和庞杂的。

北宋开始出现五大思想家,史称“北宋五子”。

他们论道实际上就是要在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官员,他们不能成为道德自觉的主体。

然,文人读书明理。虽然能立功、立德、立言,但在人性方面并没有发生任何本质的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宋代二程中的程颐为他哥哥写的墓表中曾提到:“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事无善治。圣人之学不传,千载无真儒……”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程颐言中的所谓的“真儒”?

“真儒”可以理解为“道德自觉的主体”。

程颐这句话集中表达了宋明儒学想要做的事:那就是让大道能够行于天下,让圣人之学得以传承。

这个“行于天下,得以传承”能否继续实现“文人政治”就取决于一件事,就是“道德自觉”。

如果每一个为官者都能身体力行,若能达到这一点中国的根本问题就能解决。

这不仅仅是在当时的北宋,以至后来的南宋,乃至明朝,现在、将来也是也很难做到。

但是,怎么去做?于是乎两个方向的研究就开始有了分歧,继而产生了对立,成为了两个派别。

一派叫理学,一派叫心学。

咦?心学不是明朝的吗?代表人物是龙场悟道的王阳明。怎么让你一说就到宋了?

对,说的没错。

不过,心学最初的创始人可是南宋的理学家陆九渊。所以,心学也叫“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讲的天理是认识的对象。

而陆王心学讲的天理,是我们心中本有的条理,心即理。

于是乎,纷争就开始了。

心即理,说浅一点的话,就是本体论立场。

这个本体是指心,心之本体。

所以说阳明先生说“人心如天渊”。

意思就是:人心可大了,大到没边。

所以阳明心学当时在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的。

一个是许多做官的人跟着阳明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话说史记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一梦维艰 三国大军湿家 大唐秦公子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大宋闲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