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12章 百人筹算

第12章 百人筹算(2 / 4)

都是未知,或有待证实的。

更要命的是有些是无限不循环,有些是循环往复。

于是,就算现在能找到比程鹤更牛的“旬空驿马”也是枉然。除了把自己埋到那算不尽的无理数之中,算一辈子也找不出个答案之外,亦是个于事无补。

那么程鹤就能胜任吗?

能,也不能。

能的是,他至少知道这个“极限”在什么地方,也就是知道“大衍筮法”的计算方式和方法,并用这些方法去割这个“圆”。

但是,如果想准确的以已知去求未知,是需要大量的,并且是精确的数据作为支撑去推算。

这种大量且精确推算,现在是可以用大型计算机去实现的。

比如,一个风团的形成,从初始阶段的生成条件作为已知。

然后,综合各种已知的,或可推测的数据,比如:温度、湿度、洋流温差、潮汐影响等等因素,可以大致推算这个风团是发展成飓风还是热带风暴。

然后,得出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会形成什么样的灾害。

这个是需要精确的计算,来得到一个推演模型,从而形成推演而达到一个提前的预知。

程鹤精通四元法,也知道通过消元去求未知。

但是,这也同样需要大量且精确的计算。

这样的精确的计算并不是电视剧里面掐个手指头,喊几声金木水火土就行的。

在北宋也没有大型计算机,但是,好在有算盘可以一用。

那位说了北宋有算盘麽?

有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就画的有。

算盘这玩意儿到底是谁发明的,如今亦是一个不可考证。

但是,最早的文字记载的应该在东汉。

东汉数学家徐岳曾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着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书中描述的用法和现在的珠算也没太大区别。

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又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

“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

但是,早期的算盘只不过是一种计数的工具。

直到了唐朝算盘才发展出了“珠算”这种变态的技能,而且在北宋时期逐步完善起来。

究其原因无他,钱太多,商业太发达,倒是能赚的不如能算的,不会算就会赔钱。

古今算来,世界各地有一个算一个,能让科技有大规模进步的也只有“金钱”这个诱饵了。

有人说是军事和战争。

好家伙,好像说的跟战争背后没有大规模的资源财富掠夺一样。没钱?谁愿意玩命啊!

全球近代世界性的战争,拢共就两次,无一例外都是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副产品。

还是回到书中吧。说着说着又跑题。

为什么说珠算是种变态的存在?

首先,咱们先看这玩意的硬件!

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称为“档”。中有一道横梁把珠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每算珠代表“五”,下半部每算珠代表“一”。

每串珠从右至左代表了十进位的个、十、百、千、万位数。

想扩容内存?没问题,直接加串珠就行了,简单粗暴而且效果显着!

我还见过八卦算盘,共二十三档一百六十一个算珠。蕴含算经精粹,可计算无限大数。

只不过其用法已经失传,到现在,也就变成了一个摆件,当成吉祥物使用了。没事了给它烧个香,拜一拜的也是有些个心理安慰的。

好吧,这硬件有了,那么再看软件。

一套手指拨珠规则的运算口诀就可解决各种复杂运算,甚至可以开多次方。

于是乎,一个混合进制的“变态”玩意儿就此产生了!

中国的二五珠算盘是可以支持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并且可以支持两种进制混合运算。

更变态的,这玩意儿还能支持八进制和二进制的运算。

什么?过去有二进制?别吹了!那不是计算机语言吗?

还真不是我吹,你真当我们的阴阳八卦就单单是封建迷信?

听我父亲说过,以前就是有人用算盘来算八卦的阳爻和阴爻,据说那个玩意就是二进制。

有那么神奇吗?

我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一梦维艰 农民将军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三国大军湿家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